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被弹劾罢官、闲居带湖时写的,上片对汤邦彦谪居蛮烟的遭遇深表同情,下片叙述自己罢官归来以后的寂寞处境和悲愤心情。词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对爱国志士的打击和迫害,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语言沉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闲居带湖时。辛弃疾交游唱和的朋友中,也不乏彼此为政治对手的,比如汤邦彦与叶衡。回想当年汤邦彦任左司谏兼侍读之时,意气风发,论事慷慨,深得宋孝宗嘉许,以至于言听计从。其间包括汤邦彦奏右丞相叶衡诋毁皇上,直接导致叶衡罢相。但曾几何时,汤邦彦因为出使金国有辱使命,很快也遭别人弹劾,被贬到遥远的蛮荒之地新州,数年之后才移到信州。当时辛弃疾正在信州,也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罢官归隐。淳熙九年春,四十三岁的辛弃疾退居信州带湖之初,写了《水调歌头·盟鸥》,汤邦彦很快和了一首。辛弃疾又用原调原韵,写了这首词,作为答谢。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括坡诗》拼音版
秋色正潇洒,佳气夜充闾。人传好语,君家门左正垂弧。毕万从来有后,释氏果然抱送,丹穴凤生雏。未作汤饼客,先写弄獐书。参军妇,贤相敌,古来无。钟奇毓秀,应是积善庆之馀。想见珠庭玉角,表表出群英物,我已预知渠。他日容相顾,啼看定何如。
-
《水调歌头·茅仲良初度席上赋》拼音版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鹓雏俱好,把此瑟琴和。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
-
《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拼音版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
《水调歌头·再和前韵》拼音版
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更休说,烂羊尉,烂羊侯。三山湖上,如今田舍住东洲。澒洞十年金革,蓬勃一襟尘土,白雪向谁讴。濯足傍云水,披我老羊裘。
-
《水调歌头·中秋言怀》拼音版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拼音版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
-
《水调歌头·泛湘江》拼音版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徧,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拼音版
...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拼音版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
-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拼音版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