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夜词》是南宋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两句用“山外山”、“树边树”的视觉形象引发国破家亡的愁怨和遗恨;后两句诗人紧承前语,针对元代统治者发出的反抗心声,揭示出诗人自己与元朝统治者“不共戴天”的主题。全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生动质朴的比喻,率直地表示亡国之恨,字字咬牙,句句切齿,有颠倒乾坤,截断众流之气魄。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谢翱生当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任谘议参军。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高尚的气节。《秋夜词》就作于此时,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相关诗词
-
秋夜词
山月下檐秋气森,孤花泫露栖墙阴。画楼恍惚非昨夜,踌躇无语停瑶琴。瑶琴岂为知音惜,一水盈盈共明月。伯劳西飞孔雀东,各有天涯怨离别。
-
秋夜词二首·其二
手弄双双交佩珠,不知明月上庭梧。秋来正望江南信,塞雁高飞过五湖。
-
秋夜词二首·其一
七宝香台倚素秋,酒阑清切听箜篌。八千里外人如梦,月色经年不上楼。
-
秋夜词
残灯隐壁秋魂苦,榕叶翻风桂花雨。谁遣衰蛩上井栏,陈根一一悲相语。崩云漏雨宵中白,皱縠窗烟锁寒碧。铜龙咽尽东方高,浮尘穰穰城西陌。
-
秋夜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
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新秋夜寄诸弟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