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上片描绘塞上自然风光,下片写行旅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狩猎途中所遇到的各种景物进行描写,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豪迈之情。
- 作品出处饮水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于中好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九月(公元1678年),康熙巡行至遵化及景忠山,词人亲自陪同,这首《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就是词人在狩猎途中所写的。
相关诗词
-
又送行二首·其一
荏苒岁云暮,雪霜天正寒。取程毋太急,御下放教宽。朝夕去家远,关山行路难。边头办功业,恐不在儒冠。
-
病中
病骨支离鬓巳残,宁因林壑锢成寒。惟求桃洞田三亩,不愿麻姑药一丸。豺虎食人聊廑户,鸢乌爱我岂须棺。干戈未定犹羁旅,谁复悲歌行路难。
-
送裴戡行军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
立冬舟中即事·其一
一滩一滩复一滩,轻舟荡桨上曾湍。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露岸苇花明白羽,风林橘子动金丸。如何连夜还乡梦,不怕关山行路难。
-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十
堤上閒游眼界宽,青天不尽地漫漫。此心便觉无拘碍,谁信人间行路难。
-
中秋夕乌石冈眺月
万里秋光澈广寒,神仙洞府好盘桓。几人豪气倾杯乐,一曲高歌行路难。当日防秋真画饼,今宵觅句费登坛。故山同此团圞月,独向红羊劫里看。
-
沁园春·送友人归蜀
...寒。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昼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征途少饮加餐。要做取功名久远看。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
答侍御宋先生次韵二首·其一
五花骢马绣为鞍,谁道人间行路难。两腋天风生祖幕,百年交结见金兰。仰看鹏海三千里,笑倚鸾台十二阑。对酒诗情自无限,水边花鸟不相干。
-
杂曲歌辞·行路难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