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为送友人赴临安而作,词的上片充满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对友人之远行表示担忧。下片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之情,同时联想到了自身的遭遇,劝慰友人莫像班超一样有家难回。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全词却都是在泼冷水,故作反语,借以讽刺朝廷政策的失当。通过这种写作手法,流露出作者壮志难酬,不被重用的郁闷和哀叹。
- 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1174年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这首词约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冬天,当时辛弃疾正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友人辞别前往临安,词人作此词送友人。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拼音版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速整雕鞍归去,着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拼音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
《水调歌头·平日几经过》拼音版
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
《水调歌头·和王槐城自寿》拼音版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卿卿少年去后,心与道人同。挥麈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钟。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
-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拼音版
今日复何日,黄菊为谁开?渊明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醉把西风扇,随处障尘埃。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此山高处东望,云气见蓬莱。翳凤骖鸾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台。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
-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拼音版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老境竟所似,只与少年同。
-
《水调歌头·九日》拼音版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重阳易得风雨,今日不胜晴。天为两朝元老,付与四时佳节,不动一丝尘。香霭洗金戟,飞雾洒霓旌。山鸣叶,江动石,总欢声。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细看尊前万蕊,相映眉间一点,黄气郁骎骎。江汉下淮海,都赖一长城。
-
《水调歌头·元日至人日》拼音版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新年叶气,无处人物不熙熙。万岁声从天下,一扎恩随春到,光采动天鸡。寿域遍寰海,直过雪山西。忆曾预,宣玉册,捧金卮。如今万里,魂梦空绕五云飞。想见大庭宫馆,重起三山楼观,双指赭黄衣。此会古无有,何止古来稀。
-
《水调歌头·九日醉中》拼音版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
《水调歌头·落月下春苑》拼音版
落月下春苑,啼鸟别花曹。无端凑与离怨,难咽割肠刀。玉貌雪肤何处,只剩无情有恨,隐隐怕逢挑。空态忽沾臆,暗影自栖膏。华畿邈,巫峡渺,汉津涛。此情终古,直教同是一忉忉。送断韶华一瞬,赚杀芳心一寸,船往不留篙。回忆可堪话,无计放萧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