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作品别称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太常引
- 创作年代1174年
创作背景
据词题可知,《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此词当作于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相关诗词
-
《鹤林寺中秋夜玩月》拼音版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
《中秋夜杭州玩月》拼音版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拼音版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
《中秋夜洞庭圆月》拼音版
素月闲秋景,骚人汎洞庭。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圆彩含珠魄,微飙发桂馨。谁怜采蘋客,此夜宿孤汀。
-
《秋夜同永叔看月》拼音版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
《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拼音版
主人待月敞南楼,淮雨西来斗变秋。
-
《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拼音版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
《太常引·题朝宗亭督孟博早归》拼音版
冷烟千顷酿寒威。晓霜重压征衣。休教六花飞。忆尚有、游人未归。江空岁晚,故园秋老,行色莫依违。特地与君期。趁南浦、莼鲈正肥。
-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拼音版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
《太常引·长渊西去接连昌》拼音版
长渊西去接连昌。无日不花香。云雨楚山娘。自见了、教人断肠。弦中幽恨,曲中私语,孤凤怨离凰。刚待不思量。兀谁管、今宵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