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词以“恨”字为主题,来发泄词人对当权者的愤恨。上片开头直写“长恨”,这就是说怨恨的心情无法消除。再加上“复长恨”表示对各种反动势力的愤恨更深远。紧接连用三个典故说明:自己贞洁的情操好比兰蕙,刚毅正直好比秋菊,用清水浊水表明对是非善恶的态度。下片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毫发常重泰山轻”本末倒置的怪现象,因此决心“归与白鸥盟”。全词语言爽利,沉雄激昂,词人刚毅不屈的品德与愤世疾俗的壮语贯通全篇。
- 作品别称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1192年
创作背景
这首《水调歌头》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底(1193年2月),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辛弃疾于绍熙三年初(1192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是年冬天,被宋光宗赵惇召见,由三山(今福建福州)赴临安。虽然新年将到,也只得立即起程,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在陈端仁为他饯行的宴会上,写了这首词。辛弃疾对这次的召见不抱任何幻想。相反,他对主和派反动势力的认识更加清楚了,愤恨的心情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这是作者写此词时的心境。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忆昔红颜日》拼音版
忆昔红颜日,金玉等泥沙。青楼紫陌,惟解惜月与贪花。谁信如今憔悴,尘暗金徽玉轸,藓污匣中蛇。一事都无就,双鬓只堪嗟。恨无情,乌与兔,送年华。不如归去,无限云水好生涯。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回首人间世,幽意在青霞。
-
《水调歌头·题萧独清山水胜处》拼音版
山水据全胜,消得独清人。神仙定在何处,此处可寻真。山有蓬莱气象,水有瀛洲风物,人是葛天民。玩得紫芝老,吟尽碧桃春。四时花,千日酒,一溪云。回头下望浊世,无地不红尘。忆昔乘轺江右,目断丹霞翠壁,底事走踆踆。今日送君语,聊聊自移文。
-
《水调歌头·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拼音版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甃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鬒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
《水调歌头·和郑彦章韵》拼音版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
-
《水调歌头·即席赠河南廉使高辛甫》拼音版
徒阳记同署,三十四年过。朝台暮省踪迹,赢得鬓双皤。相别又逾一纪,百岁都能几见,尘事日蹉跎。今夕复何夕,旌节照山阿。笑年来,洹水上,试渔蓑。迂疏久厌城市,其柰故人何。浩荡云山烟水,寥落晨星霜木,如子已无多。邂逅一尊酒,忍负醉时歌。
-
《水调歌头·归欤正宜早》拼音版
...动也贵研几。夜深山月飞出,何地不扬辉。休说采山钓水,正尔切风批月,底用朵吾颐。万事一尊酒,身外复何为。笑年来,人与我,不相知。投林已分垂翅,犹劝九天飞。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但恐子掀举,谁与话襟期。
-
《水调歌头·天公深藏巧》拼音版
...动,风味欲愁谁。姮娥携,青女过,夜阑时。瑶冠琼佩,粲然一笑亦何奇。剩欲举觞对饮,不怕月明霜重,寒色着人衣。只恐邻笛起,化作玉尘飞。
-
《水调歌头·石屋势平旷》拼音版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有,岂特冠湘南。趁取脚轻健,相与上高寒。避秦者,君莫问,意其间。祖龙文密,至今草木尚愁颜。赢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风而去,跨鹤与骖鸾。犹有白云在,镇日绕禅关。
-
《水调歌头·寿退休丞相》拼音版
指点縠江水,遥认作琼醅。介公眉寿,年年倾入紫霞杯。寿与江流无尽,人在壶天不老,谈笑领春回。昨夜瞻南极,列宿拱中台。补天工,取日手,济时材。...
-
《水调歌头·露冷广寒夜》拼音版
露冷广寒夜,唤醒玉真愁。银桥忆得飞度,曾侍上皇游。一曲霓裳按罢,两袖天香归后,人去已千秋。笑倚金粟树,斜插玉搔头。忆钱塘,今夜月,也如钩。题诗欲寄红叶,又怕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