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野有蔓草》是《诗经·郑风》第20篇。全诗二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写一个男子在野外遇上了他思恋已久的女子,心中无比高兴,并和女子躲藏起来幽会。《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作品别称郑风·野有蔓草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郑风·野有蔓草》是一首恋歌,写的是牧歌般的自由之爱。《毛诗序》认为是美好心愿的诗意想像,曰:“《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所谓“思遇时”“思不期而会”,即战乱的现实男女失时,只有借诗歌表达心愿;诗意的满足背后是现实的缺陷。明代季本认为是先民婚恋的真实写照,其《诗说解颐》曰:“男子遇女子野田草露之间,乐而赋此诗也。”今人多从此说,且更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从诗歌意境看,《郑风·野有蔓草》确是对先民的自由婚恋的赋颂,但是《毛诗序》对此诗背景的分析,确也不能视为纯粹臆测。《郑笺》说:“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月,草始生,霜为露也。《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春秋时期,战争频繁,人口稀少。统治者为了繁育人口,允许大龄未婚男女在仲春时候自由相会,自由同居。《风》诗中许多首诗都反映了这一情况。这首《郑风·野有蔓草》就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澎湖歌》拼音版
...宇。千里一圣百里贤,化导在人须鼓舞。割鸡惯笑子游刀,家弦户诵并中土。惟有妈宫市上颇不驯,言庞事杂多游民。草窃无聊兼牙侩,鳏兵蜂聚重为邻。赫赫炎炎尽烈火,厝薪不徙势必焚。溱洧有蕳野有蔓,鹑奔狐走鸟兽群。从此洗心先革面,海宇清宁看虎变。褊心杞国曰焦忧,只手...
-
《过废园有感》拼音版
落日苍茫满客心,无端兴废愧登临。到公死后空存石,谢傅亡来久废琴。一代词人归蔓草,百年名苑化祇林。芙蓉金粟知何处,野水瀰瀰自古今。
-
《小溪驿南行野泊》拼音版
蔓草清溪岸,斜阳独系舟。苍烟数家晚,锦树一江秋。凫鸭沙相并,松篁涧自幽。乡村有官法,鼓柝夜无忧。
-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拼音版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拼音版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
-
《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拼音版
...汉相,醉倒疑楚狂。一旦紫微东,胡星森耀芒。凭陵逐鲸鲵,唐突驱犬羊。纵火三月赤,战尘千里黄。殽函与府寺,从此俱荒凉。兹地乃蔓草,故基摧坏墙。枯池接断岸,唧唧啼寒螀。败荷塌作泥,死竹森如枪。游人问老吏,相对聊感伤。岂必见麋鹿,然后堪回肠。幸今遇太平...
-
《野庙碑》拼音版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
-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拼音版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
-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拼音版
...予何为者,生自江海壖。騃騃自总角,不甘耕一廛。诸昆指仓库,谓我死道边。何为不力农,稽古真可嘕.遂与袯襫著,兼之笞笠全。风吹蔓草花,飒飒盈荒田。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乃将耒与耜,并换椠与铅。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携将入苏岭,不就无出缘。堆书塞低...
-
《江草歌送卢判官》拼音版
...思夫君兮送美人。吴洲曲兮楚乡路,远孤城兮依独戎。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