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 作品别称国风·邶风·静女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相关诗词
-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其一》拼音版
藕丝孔里几由旬,十七芳华只幻尘。解道梅花如静女,疏香阁畔认前身。
-
《漆室女操》拼音版
父母不听,女言女义。不至公门,嗟嗟柰何。朝倚柱而吟,暮倚柱而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求。为家吾宁为地上之茂草,诚不忍负岩墙而生。
-
《静赏室口号》拼音版
山深不期静自静,室朴曰惟宜实宜。却笑如斯延赏处,偶来亟去信何为。
-
《静寄山房》拼音版
六根意无定,出入刹那顷。与其寄于动,宁教寄于静。静固不在外,亦颇观乎境。不然佛成道,奚在明星耿。山房翠微间,而带清溪泂。花木脱凡姿,禽鱼契平等。大圆镜智中,吾将事清省。
-
《偶题静益书屋》拼音版
春仲文华逮典学,羲经易简预研摩。静专静翕乾坤撰,吾亦于斯受益多。
-
《烈女行》拼音版
...有琴瑟。何来媒妁进污言,三尺罗巾甘似密。荆卿剑,子房锥,士为知已死如归。巢父牛,许由耳,此言何为至于此。富贵不贪贫非病,女子那可蒙羞耻。一时奇节喧乡邻,父老惊叹哀行人。可怜伯仲死太早,双双远嫁悲二嫂。寄语世间息夫人,往来莫犯坟前草。
-
《益寿美金花·真清真静》拼音版
真清真静。静里清清完性命。命蒂含神。神奕竽都紫府春。春光皓皓。皓旷明阳盈古道。道太升玄。玄远无隅天外天。
-
《寄阎静斋徐容斋二学士》拼音版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
-
《王烈女词·其二》拼音版
...,当死而死净洒然。吊唁语带血腥气,常言不离老庄诠。雀粪惧贻佛顶污,浪费笔墨惜花笺。余也扫除洗一切,澄心盥手致精专。敬思此女亦常耳,平日讵必异婵娟。不异而异在何故,毫厘仔细剖其端。千古大节惟一死,有意无意理相悬。意知有死死亦易,意不知死最难焉。...
-
《题韩伯声涉趣园八景·其七·静寄轩》拼音版
林寂鸟声频唤,帘閒花影密移。懒处惟堪习静,静里自觉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