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豳风·伐柯》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为西周时期的山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描述了诗人见到一位中意的女子,就央告媒人去说项,终于姻缘得定,安排了隆重的迎亲礼,把女子娶了过来的故事。此诗就是一首朴素的生活交响曲,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朴素的画面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首先是起兴的运用,因事借物,为诗歌创造出自然深厚、含蓄蕴藉的艺术魅力;其次是全篇为四言句式,简单而琅琅上口,同时运用复沓章节的结构,使之容易歌唱记诵,有利于突出主题。
创作背景
从《豳风·伐柯》字面意思来看,这是一首迎亲之歌。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嘉璐就曾经在《先秦婚姻说略》中将这一时期称为婚姻问题的“过渡阶段”。周公制礼,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倍受重视,同样被纳入了礼的范畴,确立了聘娶婚的核心体制。“媒氏”也成为专门的官职,掌管“万民之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借助权利途径进入百姓生活,并形成定式影响后人的婚姻生活。《礼记·郊特牲》:“夫昏礼,万世之始也。”着重强调经过漫长原始社会时期演化而形成的婚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永恒存在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聘娶婚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婚姻制度,逐渐占据了社会婚姻的主导地位,成为当时婚姻形制的主流。
媒妁在聘娶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一桩婚姻,必须履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礼记·昏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媒妁的穿针引线。“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据《说文解字》:媒,谋也,谋合二姓;妁,酌也,斟酌二姓也。这里“谋合二姓”,就是“合二姓之好”,帮助两姓男女缔结婚姻;“斟酌”,就有权衡利弊、择善而定之意。许慎的解释将“媒”“妁”两相互补,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媒妁”作为专用名词的语源。聘娶婚有三个要素:首先就是媒妁之言,二是父母之命,三是纳币。于是《礼记·曲礼》说“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仪礼·士昏礼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媒氏下通其言”,女家“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这是当时社会婚姻活动所普遍遵循的准则。通过媒妁的沟通获得父母同意后,才能形成双方的婚约。这就是《豳风·伐柯》所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相关诗词
-
《松》拼音版
柯伐移来得得长,想渠历晋复经唐。惯于岩畔谙风雨,可与人间作栋梁。二室七仙同守护,千杉万桧任低昂。向来诸葛祠前柏,此物□□□□□。
-
《种麦》拼音版
禹稷躬稼穑,春秋重麦禾。劝耕聊及暇,称力焉俟多。霜风虽凄紧,日晏更清和。轻裘颇自姿,扶杖勤来过。青青已布陇,芃芃在伐柯。农功欣嗣岁,节物嗟腾波。怅然念归田,自顾将婆娑。
-
《卢玉堂枯木怪石》拼音版
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
-
《烂柯石》拼音版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馀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拼音版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路迥光逾...
-
《伐桑》拼音版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
《题王质烂柯图》拼音版
閒看数著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
《华山青柯坪而上自昌黎窘后少登者二十年前于鳞至绝顶敬美今嗣武赋以壮之》拼音版
青天陡绝青柯坪,谁复能从坪上行。
-
《小雅·伐木》拼音版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于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
-
《伐檀》拼音版
...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