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九日
〔宋〕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贺新郎·九日》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 作品出处后村先生大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贺新郎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贺新郎·九日》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相关诗词
-
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
旧日重阳日。叹满城,阑风去雨,寂寥萧瑟。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都扫荡、一天云物。挟客凭高西风外,暮鸢飞、不尽秋空碧。真意思,浩无极。糕诗酒帽茱萸席。算今朝、无谁不饮,有谁真得。子美不生渊明老,千载寥寥佳客。无限事、欲忘还忆。金气高明弓力劲,正不堪、回首南山北。谁弋燕,问消息。
-
贺新郎·九日感旧
偶过慈仁寺。看门前、五株松树,婆娑尽矣。二十年来风景异,不谓树犹如此。感旧事、攀条流涕。白发青衫驱款段,笑无端、贳酒荆高市。听击筑,悲风起。又逢佳节黄花里。怅登高、西山残照,暮云千里。极望齐州烟九点,家在吴头楚尾。添几幅、荒丘废垒。汉寝唐宫何处问,只滔滔、不断浑河水。买一棹,吾归耳。
-
贺新郎·九日再和
四见重阳矣。怅悲秋、他乡何处?登山临水。为问诸公高宴会,遍插茱萸有几。何必学、牛山掩涕。我忆楞伽湖畔路,是少年、行乐尝过此。吟一句,满城雨。追寻昨梦依然耳。惊回头、歌台舞榭,半成蒿里。戏马龙山今在否,争甚英雄竖子。谁保得、古而无死。但趁清秋风日美,酹黄花、侧帽斜阳里。怕转盼,寒沙起。
-
贺新郎·九日西城路
九日西城路。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又惹起、悲凉今古。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
-
贺新郎·九日与二弟二客郊行
老去光阴驶。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算自古、英游能几。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后来者,亦犹此。篮舆伊轧柴桑里。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且觅个、栏干同倚。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欢未足,饮姑止。
-
贺新郎·五日和韵
锦岸吴船鼓,问沙鸥、当日沈湘,是何端午。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空泪落、婵媛媭女。我醉招累清醒否,算平生、清又醒还误。累笑我,醉中语。黄头舞棹临江处。向人间、独竞南风,叫云激楚。笑倒两崖人如蚁,不管颓波千屡。忽惊抱、汨罗无柱。欸乃渔歌斜阳外,几书生、能办投湘赋。歌此恨,泪如缕。
-
贺新郎·生日用实之来韵
鬓雪今千缕。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似晓鼓、冬冬挝五。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怕回首,太行路。麟台学士微云句。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也莫笑、侬家蛮语。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援琴操,促筝柱。
-
贺新郎·白日沉江底
白日沉江底。有绵绵、乱愁无数,被风吹起。万仞重墙遮不住,不合与愁同死。又不认、知愁何似。该早分离还更忍,想平生、总为多情累。重会面,不消已。当时便悟成追悔。到今番、海枯石烂,情离貌是。日与魂挑终冒昧,贫贱论交如此。到不如、相交还未。■■■■■■■,忍回思、■■英华■。纨扇在,泪如洗。
-
贺新郎·十日狂风雨
十日狂风雨。扫园林、红香万点,送春归去。独有荼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早杨柳、趁晴飞絮。可奈暖埃欺昼永,试薄罗衫子轻如雾。惊旧恨,到眉宇。东风台榭知何处。问燕莺如今,尚有春光几许。可叹一年游赏倦,放得无情露醑。为唤取、扇歌裙舞。乞得风光还两眼,待为君、满把金杯举。扶醉玉,伴挥麈。
-
贺新郎·贺莲甫十六舅氏就婚浦口
...卷。双影并、碧阑干畔。好向玉台寻艳句,谱新声、吹入红牙琯。和一缕,箫声软。别来岁月从头算。记当年、谢庭小宴,似曾相见。今日红罗新手揭,还是旧时人面。只添了、九雏钗颤。付与丙丁双绶带,待明朝、共把同心绾。鸾凤侣、神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