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
〔南北朝〕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察,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如《纯阳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通篇全部以军事术语写成,不知者初见会认定是一篇兵书。
相关诗词
-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声诗川竞大,礼乐山争峙。爰从幽厉馀,宸极若孩稚。九伯真犬彘,诸侯实虎兕。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阙里。由是圣人生,于焉当乱纪。黄帝之五贼,拾之若青紫。高挥春秋笔,不可刊一字。贼子虐甚斨,奸臣痛于箠。至今千馀年,蚩蚩受其赐。时代更复改,刑政崩且陊.予将贼...
-
读阴符经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
端州访砚歌和诸公
古之著书人,岂必端州砚。黄帝阴符有作时,墨池只用琼瑶片。
-
赠尹山人和白即题其阴符经注后·其一
胸中丘壑一尘无,人海茫茫意自孤。门巷萧闲苔藓碧,满庭风雨注《阴符》。
-
欧阳询阴符经帖赞
内史书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千古会稽楷则,于今重见阴符。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黄帝酌献用《祐安》
黍以为翁,郁以为妇。以侑元功,以酌大斗。伊谁歆之,皇皇帝后。伊谁嘏之,天子万寿。
-
寄瑞应经疏及注阴符经与体元上人
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九
岪郁流波山,流波浮东海。黄帝得苍夔,为鼓几千载。振橛威四方,焕然生风采。帝去鼓声息,沉吟世移改。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一
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黄帝食□□,登龙巳孤骞。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
天历初元京师之变大兴军旅中外皇皇遄闻顺附诛放奸臣朝廷清明海宇宁一皇帝神圣郊天告庙躬行典礼酬功报力恩泽周溥大宥涤濯仁施滂沛
...朝廷欲托孤。群情迎代邸,至德辟勾吴。大业中兴主,方舆混一图。威声通海岱,神采动江湖。邮传三千里,舟车百万夫。共知尊帝统,犹或窃兵符。政体萧曹辅,权纲耿贾扶。天机开武略,相国发雄谟。未足烦游刃,惟宜破大軱。先锋初出锐,全阵已摧枯。义正师无敌,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