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魏晋〕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此诗可分三段,主要表现对田园自由生活的依恋,和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开头六句为第一段,诗人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旅途夜行,也写内心所感;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自己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抉择,决心返归。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真切、生动地写出了江上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遇,衬托着诗人澄清静穆之心境。
- 作品别称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隆安四年(400年)春,桓玄克荆州、雍州后,督八州即八郡军事,领荆州、江州刺史。当时陶渊明在桓玄幕府里供职。隆安五年七月,他回乡探亲假满,再次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官府。路经涂口时,写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和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口号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
-
和陶诗·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
青年志已乖,甘心在沈冥。田园有真乐,云路无宦情。兹焉将安之,前途渺蓁荆。不仕恐无义,聊复念苍生。苍生未苏息,何时暏文明。乃今成大谬,此恨安得平。纷纷驰车走,上下方交征。君子当见几,云胡不归耕。北窗延清风,吟怀无别萦。人生贵适意,何必身后名。
-
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
居闲岁月久,万事心已冥。独于同调人,独未能忘情。忆昔桂花发,君来访柴荆。把酒坐花下,欢然话平生。今年秋更好,花还照眼明。无由共清赏,幽恨已难平。那闻遭横议,意颇悔西征。既不乐朝市,却思岩石耕。古来未遇者,宁免寸禄荣。要当且隐忍,勉强...
-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西镇何穹崇,壮哉信灵造。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傍见巨掌存,势如石东倒。颇闻首阳去,开坼此河道。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云泉纷乱瀑,天磴屹横抱。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微未忝闲从,兼得事蘋藻。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阴壑已永閟,云窦绝探讨。芳月期来过,回策思方浩。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浮字
精蓝焕金碧,突兀城西陬。盍簪适清暇,触热偕来游。入门松桧阴,堂背筼筜稠。盘礴衣未解,已快风飕飕。清谈挥玉麈,白战行诗筹。吁嗟百年景,汎若波中沤。何如齐物我,暂去边幅修。妙理或未悟,当以大白浮。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半字
野旷天愈豁,川平路如断。不知何朝寺,突兀古河岸。潭埋白气没,林密翠霏乱。胜地故潇洒,七月流将半。合并信难得,通塞奚足算。广文厌官舍,亦此事萧散。风棂爵屡行,萝磴席频换。但觉清啸发,宁顾白日旰。吾欲纪兹游,扫壁...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又字
...松篁倚天秀。簪履适相从,萍水欣邂逅。主人延客坐,芳情重醇酎。道合犹通门,志洽俨交旧。缅怀风尘际,东西困羁走。馀生获良会,岁月不可又。愿言慎所止,同心契兰臭。日薄嗟易昏,明当睹清昼。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日字
厌剧谢尘喧,酬心趋旷逸。芳辰霁景浮,疏林照旭日。灵飙激虚籁,灏气还盈溢。卉木杂敷荣,川流何荡潏。清芬吐芙容,苍筠密于织。幽赏非人间,超忽诣兜率。憩此丈室中,谁云但容膝。禅翁抱冲姿,澹然忘...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閒字
终岁逐城府,常有戚戚颜。晨登郭西寺,逍遥任疏顽。林堂含馀清,爽垲非人间。况兹群彦集,秩秩文翰班。善谑等高咏,嘉言振幽孱。岂无觞酌欢,茗煎亦未悭。喧卑受物旷,志适忘世艰。耽留阳景驰,飞羽当树还。赏心颇逡巡,纷虑仍粗关。谐此尘外踪,再期永日閒。
-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因字
人生苦易别,良会怅无因。况复牵尘事,悒悒不少伸。今日是何日,凉飙度苍旻。薄言攻我车,纵步西城闉。行行抵龙渊,萧寺谁与邻。波光荡秋色,修篁净无尘。睹兹风景殊,不乐空逡巡。开尊有清醑,列坐总佳宾。笑谈杂谐谑,酬酢见天真。开士雅投分,延款倍情亲。醉来欢自剧,诗怀浩无垠。赋此纪同游,重过卜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