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鲁二稚子
〔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此诗形同一封家书,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儿女亲情。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笔触细腻,神韵飞动。
- 作品别称寄东鲁二稚子在金陵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9年春
创作背景
据诗题下注“在金陵作”可知,《寄东鲁二稚子》此诗作于金陵(今南京),创作时间当在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至九载(750年)之间,有人根据诗中“别来向三年”句断为天宝八载(749年)所作。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之气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漫游时期,历时十一年。这一时期,他以梁园(今河南开封)、东鲁为中心,广泛地游览了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当时他的家人寄居在山东,李白非常想念他们,就在他寓居金陵时写下了这首亲切感人的诗篇。
相关诗词
-
偶得寄东所二首·其二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许。得失在斯须,谁能别来去。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
-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其二
太学齑盐共苦辛,寒窗笔砚日相亲。梁王台畔一分袂,扬子江头三换春。箧里黄金须买酒,鬓边白发解欺人。穷通得丧谁能定,况是男儿有此身。
-
寄都下二三子失举二首·其一
翘翘数子拔群伦,落笔文章妙有神。清世暂时藏琬琰,红尘终不卧麒麟。淹留京国三年客,牢落江河一病身。得丧穷通虽付命,双眸忍泪已沾巾。
-
奉和丰厓东滨二君子咏红白梅花
可是东君特地招,两情相倚度春宵。西园侍女霓裳舞,上界仙人绛节朝。远信怀人谁与寄,乡愁乱眼若为消。高楼昨夜吹双管,声在寒空散碧寥。
-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其一
灯火穷经二十年,一官嬴得守青毡。近闻浙水推师席,尽道东阳有郑虔。
-
寄东湖二首·其一
东湖若个畔,屴崱火山高。花净苍梧雨,松翻碧落涛。百年几鹤氅,八座一鸿毛。豸骨缘何瘦,曾均出入劳。
-
和东沙春日言志
梦回初隐几,黄鸟忽关关。静日无人到,春风共我閒。幽花迷曲径,脩竹满东山。稚子慰岑寂,提壶贳酒还。
-
和汤叔永二首·其一
鲁人岂解识东丘,夫子犹怀去鲁忧。公论世间谁了了,德人心事本休休。致身官路虽非远,回首家山盍少留。三径未荒松菊在,天涯多少望乡愁。
-
论语·9《子罕篇》
...也已。”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庄子·外篇·(12)达生
...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