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蝉》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与友人唱和之作《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的第三首诗。这首诗借物喻人,极言秋蝉之高洁脱俗的同时,表明自己既非求利、也非自怜的情操,突显坚守道义、不惧危难的品质,也暗流讽世之意。此诗词句甚工,笔触细腻,然艺术手法较为单一。
- 作品别称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秋蝉》这首诗大致作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当时诗人刚返回家乡兖州,适应了闲居的状态,故这一时期的作品也大多轻快积极。骆宾王返回兖州,在忙乱完家事和应酬之后,决定利用闲暇,尽情邀游,以满足自己因仕途羁旅而长期受到压制的乐山好水、诗酒啸聚的心愿。因而经常和当地诗友一起漫游,还多次外出和散布各地的诗友聚会,两年时间里,足迹几乎遍及鲁地。毛司马是骆宾王早年游学时结交的好友,是年酷暑消退,秋风初起,骆宾王就来到淄州和他相聚。这首诗即是与毛司马唱和分咏秋风、秋云、秋蝉、秋露、秋月、秋水、秋萤、秋菊和秋雁的组诗《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中的第三首诗。
相关诗词
-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
立秋日闻蝉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
望蓬莱·闻蝉
秋蝉噪,声细又声长。饮罢餐风声不困,声声都了显行藏。使我起凄惶。堪嗟叹,模样是蜣螂。尚自超然蝉退去,为人宁忍昧三光。急急养铅霜。
-
秋行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
秋日闻蝉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
-
赋得秋蝉喝
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
-
蝉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
赋得弱柳鸣秋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
秋蝉
梧桐一两叶,犹有暮蝉栖。未忍辞风露,清泠只此溪。声将泉水咽,影向月明低。一片碧空外,行云更不西。
-
秋蝉声
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