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 作品出处谢宣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齐
创作背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相关诗词
-
次韵谢朓登三山还望京邑寄六弟
驱车背郊园,殊乡复异县。春色满上都,杂遝眩闻见。危楼日辉辉,绛阙云练练。那思赴修畛,岂复忆遥甸。佳人戛鸣瑟,开怀具芳宴。但愿酒如渑,讵计花如霰。缅怀弃繻志,彬蔚期豹变。
-
晚登天津回望京邑
津涂通四塞,候馆次连营。作镇兼防海,为楼好望京。地联三辅密,潮接九河平。岛势含燕甸,山形拥蓟城。舟中吴起语,江上子牟情。涛响连征笛,川光上使旌。明时虽在德,讵可废言兵。
-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
和登山城望京邑
子牟怀魏阙,陈咸思帝城。他乡岂不美,吾土乐所生。况复抚凋节,凭高怀上京。山川不可见,葱郁凝神县。紫气抱关回,玉斗侵城转。负羽长杨猎,撞钟平乐宴。高冠照华蝉,英俊皆比肩。朝奏主父牍,夜召贾生贤。五侯交荐币,诸公亟为言。我生流离极,十年悲去国。叶愿洛阳飞,鱼宁武昌食。当弃关下符,一对危言策。
-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瑞迹,列代有兴王。我后膺灵命,爰求宅兹土。宸居法太微,建国资天府。玄风叶黎庶,德泽浸区宇。醒醉各相扶,讴歌从圣主。南登少陵岸,还望帝城中。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金凤凌绮观,璇题敞兰宫。复道东西合,交衢南北通。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鸣佩含早风...
-
登北邙还望京洛
步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清晨谒帝返,车马相追访。胥徒各异流,文物纷殊状。嚣尘暗天起,箫管从风飏。伊余孤且直,生平独沦丧。山幽有桂...
-
早发扬州还望乡邑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
-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登三山
舣棹蘼芜麓,萧森水国秋。千帆散天外,一阁俯江流。雨脚凌风至,山身带寺浮。井泉聊用汲,彷佛惠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