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 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已,语带双关。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 作品出处宋徽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燕山亭
- 创作年代1127年
创作背景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相关诗词
-
同蒋仲一汪河发郊行见杏花初放期再赏之
圃外见红杏,高林气若霞。朝来一片雨,开到几枝花。惜此好春色,多于野老家。偶然看不足,记取路痕斜。
-
燕山亭·北上感道旁垂柳
惊眼楼台,笳角四鸣,似我经年游处。新绿渐垂,别后长条,才有旧眠莺侣。不解伤心,尽攀折、寻常来去。延伫。但废陌斜阳,送人无语。还念衰笛榆关,拂金辇迟归,暗尘迷路。行宫月到,一种思量,佳期被他耽误。有限柔情,恨不似、遥空飞絮。啼宇。肠断也一声声苦。
-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
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春梦好、赚人轻做。
-
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同倬盦原韵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宫树凝望云栖,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泥朵溷英,趁马?蹄,轻抛旧时游处。转轴回肠,临睡也悄魂归去。难据。残梦醒征鞍续做。
-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
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
-
雪台子家见杏花
九陌春风起,君庭一见花。偶来吾下马,先有客停车。犹是轻寒日,那禁烂熳霞。觅诗巡独树,汎酒摘高葩。色故流衣袂,香能染帽纱。眼中俱是幼,身外岂须...
-
燕山亭·杨廉访生日
...承休运。江左奏功,塞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岁晚归来,望丹极、新清氛祲。忠愤。著挠节朋俦,便成嘉遁。千载云海茫茫,记举目新亭,壮怀难尽。蝴蝶梦惊,化鹤飞还,荣华等闲一瞬。七十尊前,算畴昔、都无可恨。休问。长占取、朱颜绿鬓。
-
减字木兰花·病起不见杏花作
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