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途中见杏花》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红杏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点明作者的满怀愁绪;颔联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颈联中黄莺与蝴蝶形成对比,用黄莺比托,表达心志;尾联写诗人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的迷人景色。全诗由红杏引起的愁思为切入点,托物寄兴,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的怀念,情思细腻,有温李之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途中见杏花》此诗应是吴融遭贬后离开长安的途中所作,即是他“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的境遇之时。诗人此时于途中见春天的各种生机与朝气,可这些反倒显衬得他越发孤苦,故而借杏花托兴。
相关诗词
-
扫花游·宿迁道中见杏花
荒邮古戍,剩数朵孤花,落英如许。采香人去。问斜阳一抹,幽情谁诉。金粉凄迷,付与二分尘土。无情绪。伤沦落天涯,飘零似汝。阅东风几度。看万点花飞,春光又暮。芳心自苦。玉颜憔悴,瑶华无语。一笑嫣然,肯学夭桃媚妩。相思处。忆江南,小楼听雨。
-
清明日园中见杏花初开
疏花寂历似残红,病眼摩挲望欲空。已恨浥开无细雨,却愁吹落有狂风。物华又报清明节,人世真成白发翁。为语天工须索性,剩将春色慰人浓。
-
建昌道中见杏花
临川梅花尚在眼,旴江忽复杏花红。山行远近百里外,春色浅深三日中。有力已能知夜雨,无心那复问东风。明朝又向南丰路,却听莺声处处同。
-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
何意同根本,开花每后时。
-
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
-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
蓟州道中见菊花有怀子启时彦行俭时勉诸君子·其一
秋光渐近重阳节,缓辔垂鞭踏软沙。却忆玉堂閒白画,谁家庭馆看黄花。
-
蓟州道中见菊花有怀子启时彦行俭时勉诸君子·其二
想见联镳西出城,酒壶诗卷共高情。看山骑马渔阳郭,也似平坡寺里行。
-
雪台子家见杏花
九陌春风起,君庭一见花。偶来吾下马,先有客停车。犹是轻寒日,那禁烂熳霞。觅诗巡独树,汎酒摘高葩。色故流衣袂,香能染帽纱。眼中俱是幼,身外岂须...
-
减字木兰花·病起不见杏花作
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