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钱塘观潮》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声势。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最后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 作品出处施愚山文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1668年)秋,诗人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五律即描写此行所亲见的钱塘江八月大潮的雄壮声势,钱塘江乃名闻天下的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杭州湾钱塘江口涌潮袭来。波涛万丈,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观潮以在浙江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故钱塘潮一名“海宁潮”,《钱塘观潮》此诗所写即海宁之所见。
相关诗词
-
同汪希会钱塘观潮
使君驻节钱塘口,曾见江潮突兀来。雪影障天千仞白,雷声喧海两山开。孤舟簸荡行难稳,往事销沉去莫回。南渡君王吟赏处,峰头空指旧楼台。
-
钱塘观潮
落日海门下,钱塘潮正来。半江堆响雪,两岸起惊雷。倾刻银山合,奔腾白马回。夫差遗恨处,终乏霸王才。
-
钱塘观潮·其二
千里江潮势,奔腾禹穴前。蛟龙争水国,雷雨战空天。长剑中流拔,孤帆落日悬。谁言天堑险,飞渡有苻坚。
-
钱塘观潮·其一
子胥乘白马,天上涌潮来。雷破江门出,风吹地轴回。孤舟凌喷薄,长笛引凄哀。欲作枚乘赋,先挥张翰杯。
-
钱塘观潮
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玉山高...
-
钱塘观潮
维舟日已暮,坐听浙江潮。长风吹海岸,落照衔山腰。潮声一以厉,波光亦复遥。浩荡豁心目,因之破泬寥。缅矣怀今昔,盈虚岂一朝。吴越相雄长,倏忽如迅飙。髑髅千古恨,一旅耻夫椒。高台竟游鹿,贞魂讵可招。怒涛空自托,往事一长谣。瞬息潮还汐,推篷月可邀。渔灯互明灭,船头响洞箫。独客惟杯酒,堪以永今宵。胡为多苦心,历历认前朝。
-
钱塘观潮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
钱塘观潮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
满江红·轮舶逆风渡洞庭湖用竹垞钱塘观潮韵
君扁二山,似接翅、排成宫阙。才一向、飙轮飞过,楚天如发。帆脚只从天外转,弩头远对江潮发。倚阑干、铁笛暮云边,声凄越。蛟欲舞,涛奔雪。鸦欲唼,波跳月。网湘妃不出,使人愁绝。海上蓬莱何处所,湖阴战垒都消歇。有百灵、低首拜龙堂,争持节。
-
钱塘观潮
乘月步层台,独立倚长塔。逍遥望东海,天地归吐纳。夜潮殷如雷,涛头雪山立。病骨怯虚寒,四月欺缊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