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浣溪沙
- 创作年代1084年12月24
创作背景
据词序,《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颇事游访。畅游庐山,在江西筠州探视了胞弟苏辙,到金陵又兴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且有买田江干、相偕归隐之约。这年岁暮,苏轼来到泗州(今安徽泗县),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修养。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因作此词纪游。
相关诗词
-
浣溪沙·小雨收晴作社寒
小雨收晴作社寒。月桥花院篆香残。杏腮桃脸黛眉弯。歌拂燕梁牵客恨,醉临鸾镜怕人看。良宵春梦绕屏山。
-
浣溪沙·细雨尖风欲断魂
细雨尖风欲断魂。落红庭院又黄昏。麝烟金鸭被微温。无计可令春睡稳,空言亦是玉人恩。分明曾许拭啼痕。
-
浣溪沙·细雨和风洒竹扉
细雨和风洒竹扉。凭栏心远湿云归。故山回首梦依微。罥树花疏蛛网密,翻书人瘦虫鱼肥。病深愁重易沾衣。
-
浣溪沙·荇带牵风作晚凉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平林漠漠远烟黄。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儿家不合近横塘。
-
浣溪沙·细雨萧萧变作秋
细雨萧萧变作秋,晚风杨柳冷飕飕,无言有泪洒西楼。眼共云山昏惨惨,心随烟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
-
浣溪沙·暖日温风破浅寒
暖日温风破浅寒,短青无数簇幽栏,三年春在病中看。中酒心情浑似梦,探花时候不曾闲,几年芳信隔秦关。
-
即事五首·其五
春光冉冉归何处,细雨斜风作夜寒。犹有数葩红好处,老年花似雾中看。
-
浣溪沙·残雪笼晴作沍寒
残雪笼晴作冱寒。北风吹浪过前滩。远山云气尚漫漫。睡起阳乌窥破牖,坐怜香雾蔼雕盘。一尊聊佐旅中欢。
-
浣溪沙·淡淡枫枝殢晓寒
淡淡枫枝殢晓寒,当门落叶作花看,偶来谁与拾霜残?约略钗痕摇远树,思量酒意认疏阑,朔风满地此身閒。
-
寒食日
休日文书得少闲,试寻高处凭阑干。落花芳草不胜恨,细雨斜风都是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