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石梁飞瀑的壮观景象。诗的开头先举其他三处瀑布的各自特点,然后写天台石梁瀑布的奇异之处。再以种种夸张,描绘在怒风、连雨、千重松涛、重冈四合中的奔泉,瀑布声响如虎啸龙吟。在这些描写之后,通过与钱塘潮的对比,借老僧之口,特别举出天台石梁瀑布之奇尤其在于冰瀑之奇,作出天崩地裂、玉山颓倒等形容。诗中描绘的雨瀑、月瀑、冰瀑三组画面各呈异态,互相映衬,表现了诗人游览的心旷神怡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语言雄丽明快,多次换韵,与奔泻跳腾的瀑布在内在神理上适相谐合。诗人运笔流畅,段落过渡自然,或正面实写,或侧面讲叙,表现风格具有流动变化之美。
- 作品出处古微堂诗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 清末
创作背景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该诗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是魏源晚期的作品。诗人富于改革豪情,早在二十多岁时,就曾向“嵯峨万古”的太行山立下“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的奇志。就是在年近五十的幕僚生涯中,他也无法忍受满清政府的腐朽暮气,面对钱塘大潮喊出了“倒驱江海回暮涛”的壮愿。诗人热爱山水,一生行迹遍及半个中国,在游浙江天台山时写下多首诗篇,该诗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夜观陈鸣野画草堂壁作歌谢之》拼音版
...墨华如云生手底,高耸山岳卑江湖。连林老树根株古,蛟龙盘拿撑爪股。颠厓忽挂飞萝茎,长绳系日垂青冥。天台石梁宛在眼,武夷幔亭亦非远。桃源可觅秦人家,竹林似近梁王苑。爱君胸次多崛奇,灵区胜概任尔移。荒村每恨少叠嶂,草堂特地生幽姿。猿惊隐隐号清夜,麋鹿依稀走...
-
《雨后观荷》拼音版
云敛湖天玉界明,洗妆拥出万娉婷。
-
《至东天目之第四亭观瀑布》拼音版
渴后遥观瀑布飞,游人烟火绕青藜。
-
《雨后观南镇雨瀑》拼音版
镇口东西瀑,微流不快人。
-
《雨后观音门渡江》拼音版
饱挂轻帆趁暮晴,寒江依约落潮平。吴山带雨参差没,楚火沿流次第生。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南朝无限伤心史,惆怅秦淮玉笛声。
-
《雨后观竹乃有堙垫摧折者数丛因用前韵》拼音版
忆昨移栽怕雨乾,岂期平地水弥漫。此君于我真无负,摧折犹堪作钓竿。
-
《八月十八日雨后观潮》拼音版
高城延晚色,野眺俯林坰。孤月随潮上,遥山隔海青。秋声摇万物,积气掩空冥。为问观涛者,何人赋北溟。
-
《雨后观草》拼音版
空阶送雨独伤神,满地轻茵续梦新。泍翠盆山分近绿,偃青苔径冷芳晨。枯萤藉湿生窗火,古砌铺幽伴屋贫。生意萧森谁貌得,临池草圣得其真。
-
《湖上雨后观新涨》拼音版
新涨无边远岫横,烟波更觉画船轻。溪喧龙拔枯槎出,荷没鱼跳野岸行。疋练青天泻河汉,飞梁白昼斗雷霆。梦中巫峡匡庐瀑,渺渺沧波素芷生。
-
《天台宰祈雨有感》拼音版
炎风逾月炽穹苍,稼穑如云已变黄。令尹为民躬血恳,神龙奋雨破骄阳。高低禾颖芃芃秀,垄亩风回细细香。自尔屡丰应课最,西成先可贺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