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清〕
雁湫(1)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2)雷硠硠(3),匡庐(4)之瀑浩浩(5)如河江。
雁荡龙湫的瀑布烟雾弥漫茫苍苍,中条王官谷瀑布声如怒雷轰硠硠,庐山的瀑布声威豪壮浩浩如河江。
惟有天台(1)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2),如人侧卧一肱(3)张(4)。
天台山瀑布奇美不在瀑布在石梁,仿佛巨人侧卧时在伸出它的臂膀。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1)九道银河霜(2)。
臂力能撑开天台山高八万四千丈,让青天放出了银河九道犹如飞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1)逼束(2)风愈怒。
我来观赏瀑布时正赶上连天阴雨,两岸被逼迫谷窄山狭暴风更怒狂。
松涛(1)一涌千万重,奔泉冲夺游人路。
松涛翻滚卷起林涛一涌有千万重,狂奔的山泉冲击争夺掉游人的路。
重冈四合(1)如重城(2),震电(3)万车争殷辚(4)。
重重叠叠的山冈四面围合如重城,震怒的雷电如万车争先轰轰辚辚。
山头草木思他徙(1),但有虎啸苍龙吟。
吓得山头的草木都要迁移到别处。只剩下猛虎怒吼苍龙在龙潭啸吟。
须臾(1)雨尽月华(2)湿,月瀑更较雨瀑谧(3)。
刹那间云收雨敛尽月光分外湿润,月下的瀑布比雨中瀑布安详静谧。
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1)皆休息(2)。
千山万水之间只剩下了一种声音,耳畔里只觉得天地万籁都已停止。
静中疑是曲江(1)涛,此则云垂彼海立(2)。
寂静中我疑似听到钱塘怒涛响起,这里天台瀑布如云垂江潮似海立。
我曾观潮更观瀑,浩气胸中两仪(1)塞。
我曾经看过钱塘江潮又观赏瀑布,胸中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两仪。
不以目视(1)以耳听,斋心(2)三日钧天瑟(3)。
我不用眼睛观看却用两耳来谛听,如斋戒三天心灵虔诚听天乐瑟瑟。
造物(1)贶(2)我良(3)不悭(4),所至江山纵奇特。
造物主对我的恩赐真是慷慨大方,所到江山纵情展示它的壮丽奇特。
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
山中老僧回头笑对我说你休唠叨,雨瀑月瀑哪如冰瀑那才十分美妙。
破(1)玉裂琼(2)凝不流(3),黑光中线(4)空明窈(5)。
如玉石破裂琼石凝固难以再流动,冰雪中出现黑光中线透明而深窈。
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1)空晴昊(2)。
到日丽天晴层冰积压一下忽摧崩,天崩地裂天空中忽现万里的天晴。
前冰已裂后冰乘(1),一日玉山(2)百颓倒(3)。
前面的冰雪崩坠后面冰雪紧相乘,一日之间玉山群脉有上百座倒倾。
是时樵牧(1)无声游屐(2)绝,老僧扶杖穷幽讨(3)。
此时不见樵夫牧人身影游人踪迹,我老僧扶着禅杖探究山中的幽景。
山中胜(1)不传山外,武陵(2)难向渔郎道(3)。
山中的优美景致不必向山外人道,正像武陵桃花源难向渔人来说清。
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说完月已西落只觉群山苍苍茫茫,只感到石梁下面烟雾迷漾莽苍苍,雷声响硠硠,挟带着风声雨声浩浩荡荡如河江。
小提示: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石梁飞瀑的壮观景象。诗的开头先举其他三处瀑布的各自特点,然后写天台石梁瀑布的奇异之处。再以种种夸张,描绘在怒风、连雨、千重松涛、重冈四合中的奔泉,瀑布声响如虎啸龙吟。在这些描写之后,通过与钱塘潮的对比,借老僧之口,特别举出天台石梁瀑布之奇尤其在于冰瀑之奇,作出天崩地裂、玉山颓倒等形容。诗中描绘的雨瀑、月瀑、冰瀑三组画面各呈异态,互相映衬,表现了诗人游览的心旷神怡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语言雄丽明快,多次换韵,与奔泻跳腾的瀑布在内在神理上适相谐合。诗人运笔流畅,段落过渡自然,或正面实写,或侧面讲叙,表现风格具有流动变化之美。
- 作品出处古微堂诗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 清末
创作背景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该诗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是魏源晚期的作品。诗人富于改革豪情,早在二十多岁时,就曾向“嵯峨万古”的太行山立下“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的奇志。就是在年近五十的幕僚生涯中,他也无法忍受满清政府的腐朽暮气,面对钱塘大潮喊出了“倒驱江海回暮涛”的壮愿。诗人热爱山水,一生行迹遍及半个中国,在游浙江天台山时写下多首诗篇,该诗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游天台石桥
两龙争欲赴深壑,触破山骨成修梁。滔滔共出一门去,凛凛直落千丈强。初疑鞭石跨沧海,绝胜乘鹊横银潢。要须高蹑前峰过,往叩山中真宝坊。
-
次韵苏和甫雨后观梅
岁寒宾友伴萧萧,客气无根已尽凋。疏影照人骚梦冷,清香彻骨醉痕销。话逢理到春生坐,饮为心知月满瓢。更祝天公多雨麦,时携乐酒酹芳条。
-
凤栖梧·天台石桥
冉冉轻云随杖屦。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大耳胡僧同笑语。苍苔石上松阴古。亭角玉龙泉两股。隔水招提,依约闻钟鼓。浴罢行吟披白羽。三更月上菩提树。
-
雨中观瀑
悬溜石林表,天然大壑丛。落来不离即,接上祗空濛。声色归真静,襟怀泯异同。灵源定何处,左右白云中。
-
雨中观瀑
涌翠岩边水阁宜,清秋雨共瀑帘垂。澄观契妙恰于此,摛藻成吟又一时。点滴难分光上下,溟濛一合相然疑。是声是色是空寂,今昔何须每繫思。
-
石梁雨来亭联
甘雨时零,亭成志喜;嘉禾善养,岁庆占丰。
-
寄赠天台石桥京行人
无心曾看石桥云,有耳曾听石桥水。俗尘未尽难重留,饭麻才竟归心起。自从一别五春风,梦绕桥庵西复东。雀噪亭前听茶鼓,蛇蟠砌外护瓜丛。更忆依人两乌鹊,朝朝飞下映真阁。树鹅土菌恣登盘,林麓素无虫兽恶。江湖迢递皆畏途,谁知世上有华胥。五百开士去虽久,犹馀一老能清癯。几年胁背不著席,栋宇增新间金碧。风月忽寄盈尺书,约我重来共晨夕。恨不速驾鸺鹠皮,屈伸臂项款山扉。相逢定作解垢衣,水边石上同茹芝。
-
临江仙·雨中观瀑泉于白鹤僧舍
云度岩扉风振谷,迅雷惊起蛟龙。天威汹汹变晴空。搅翻银汉水,倾入宝莲宫。雪浪奔冲凌翠麓。陇头低挂双虹。人间热恼尽消融。此流长不断,万折竟朝东。
-
天台石桥设茶供
闻说天台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不行四十九盘岭,那见二千馀盏花。架壑横空瘦龙脊,崩云裂石怒雷车。他时乞我三椽地,莫效昙猷滴两洼。
-
与男㞦游天台石桥览先祖诗因成
石桥吾祖昔留诗,句有天寒树著衣。山下老僧能叹咏,诸孙三岁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