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魏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雁湫(1)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2)雷硠硠(3)匡庐(4)之瀑浩浩(5)如河江。

雁荡龙湫的瀑布烟雾弥漫茫苍苍,中条王官谷瀑布声如怒雷轰硠硠,庐山的瀑布声威豪壮浩浩如河江。

惟有天台(1)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2),如人侧卧一(3)(4)

天台山瀑布奇美不在瀑布在石梁,仿佛巨人侧卧时在伸出它的臂膀。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1)九道银河霜(2)

臂力能撑开天台山高八万四千丈,让青天放出了银河九道犹如飞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1)逼束(2)风愈怒。

我来观赏瀑布时正赶上连天阴雨,两岸被逼迫谷窄山狭暴风更怒狂。

松涛(1)一涌千万重,奔泉冲夺游人路。

松涛翻滚卷起林涛一涌有千万重,狂奔的山泉冲击争夺掉游人的路。

重冈四合(1)重城(2)震电(3)万车争殷辚(4)

重重叠叠的山冈四面围合如重城,震怒的雷电如万车争先轰轰辚辚。

山头草木思他徙(1),但有虎啸苍龙吟。

吓得山头的草木都要迁移到别处。只剩下猛虎怒吼苍龙在龙潭啸吟。

须臾(1)雨尽月华(2)湿,月瀑更较雨瀑(3)

刹那间云收雨敛尽月光分外湿润,月下的瀑布比雨中瀑布安详静谧。

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1)休息(2)

千山万水之间只剩下了一种声音,耳畔里只觉得天地万籁都已停止。

静中疑是曲江(1)涛,此则云垂彼海立(2)

寂静中我疑似听到钱塘怒涛响起,这里天台瀑布如云垂江潮似海立。

我曾观潮更观瀑,浩气胸中两仪(1)塞。

我曾经看过钱塘江潮又观赏瀑布,胸中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两仪。

不以目视(1)以耳听,斋心(2)三日钧天瑟(3)

我不用眼睛观看却用两耳来谛听,如斋戒三天心灵虔诚听天乐瑟瑟。

造物(1)(2)(3)(4),所至江山纵奇特。

造物主对我的恩赐真是慷慨大方,所到江山纵情展示它的壮丽奇特。

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

山中老僧回头笑对我说你休唠叨,雨瀑月瀑哪如冰瀑那才十分美妙。

(1)玉裂(2)凝不流(3)黑光中线(4)明窈(5)

如玉石破裂琼石凝固难以再流动,冰雪中出现黑光中线透明而深窈。

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1)晴昊(2)

到日丽天晴层冰积压一下忽摧崩,天崩地裂天空中忽现万里的天晴。

前冰已裂后冰(1),一日玉山(2)颓倒(3)

前面的冰雪崩坠后面冰雪紧相乘,一日之间玉山群脉有上百座倒倾。

是时樵牧(1)无声游屐(2)绝,老僧扶杖穷幽讨(3)

此时不见樵夫牧人身影游人踪迹,我老僧扶着禅杖探究山中的幽景。

山中(1)不传山外,武陵(2)难向渔郎道(3)

山中的优美景致不必向山外人道,正像武陵桃花源难向渔人来说清。

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说完月已西落只觉群山苍苍茫茫,只感到石梁下面烟雾迷漾莽苍苍,雷声响硠硠,挟带着风声雨声浩浩荡荡如河江。

小提示: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石梁飞瀑的壮观景象。诗的开头先举其他三处瀑布的各自特点,然后写天台石梁瀑布的奇异之处。再以种种夸张,描绘在怒风、连雨、千重松涛、重冈四合中的奔泉,瀑布声响如虎啸龙吟。在这些描写之后,通过与钱塘潮的对比,借老僧之口,特别举出天台石梁瀑布之奇尤其在于冰瀑之奇,作出天崩地裂、玉山颓倒等形容。诗中描绘的雨瀑、月瀑、冰瀑三组画面各呈异态,互相映衬,表现了诗人游览的心旷神怡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语言雄丽明快,多次换韵,与奔泻跳腾的瀑布在内在神理上适相谐合。诗人运笔流畅,段落过渡自然,或正面实写,或侧面讲叙,表现风格具有流动变化之美。

创作背景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该诗写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是魏源晚期的作品。诗人富于改革豪情,早在二十多岁时,就曾向“嵯峨万古”的太行山立下“何不借风雷,一壮天地颜”的奇志。就是在年近五十的幕僚生涯中,他也无法忍受满清政府的腐朽暮气,面对钱塘大潮喊出了“倒驱江海回暮涛”的壮愿。诗人热爱山水,一生行迹遍及半个中国,在游浙江天台山时写下多首诗篇,该诗是其中之一。

魏源

魏源

清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魏源(1794—1857),字默深,原名远达,又字墨生,别号良图。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以诗闻名于当时,现存诗近千首,代表作品有《寰海》《秋兴》等组诗,抒发了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古体诗有近五百首,尤以五古擅长。他是晚清思想家、史学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较大影响。有《古微堂诗文集》等著作二十余种。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