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登黄鹤矶》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头二句写登黄鹤矶所见景物,点明季节。中间六句写登上黄鹤矶所见的景物,围绕“悲”字而写,运用典故,一方面暗示离别家乡之悲伤,另一方面表示意外的奇遇实属茫然,留给自己的终将是深深的遗憾。最后二句,点明愁苦的心情,照应上文的断弦、悲歌。这首诗对仗工稳,遣词造句也形象生动,蕴藉含蓄。
- 作品出处鲍参军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秋,孝武帝刘骏第七子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今湖北江陵),诗人以子顼征虏将军府参军随赴荆州任所,途中行经武昌(今湖北武昌),登黄鹤矶,为表达当时离别家乡的悲愁和倦于奔波的愁苦心情,写下了《登黄鹤矶》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登黄鹤楼
黄鹤高翔何处巅,尚留胜概亘长天。星罗万户依峗郭,水汇三湘荡碧烟。非借高人增绮阁,那凭远眺忆飞仙。赏心会到忘言处,清籁稀微一笛先。
-
登黄鹤楼
大江东去向黄州,黄鹤仙人此旧游。风色晓严犹禁渡,日华秋静独登楼。桃花祠外盈盈水,芳草洲前点点鸥。红树青山无限况,且揩醉眼破间愁。
-
登黄鹤楼时闻流寇犯楚界速往常德
峗峨高阁倚云巅,俯瞰长江水拍天。偶得登临舒望眼,恍从图画缀轻烟。风声疑是当年鹤,笛韵犹怀昔日仙。时事关情催棹急,中流击楫任谁先。
-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雪,目送寒空鸟飞绝。扁舟一叶横江来,水烟漠漠江天开。玉笛仙人渺何处,黄鹄矶头仙枣树。枣花吹落满城香,仙梦依稀武昌住。武昌城下江水流,武昌城上三重楼。游入到此不忍去,芳草白云生远愁。我今亦是江湖客,望远登高头欲白。不须更访白云楼,击楫中流楚山碧。
-
冬日晚登黄鹤楼·其二
凭阑极目万山浮,感慨翻怜到上头。伯业已随孤鹤去,楼台偏压大江流。烟迷远浦千帆雨,涛触寒矶五月秋。笛里梅花莫吹落,恐惊岁晚怨淹留。
-
秋日登黄鹄矶远眺
江汉交流地,登临破旅颜。秋光都在水,云气欲移山。树老如僧懒,楼孤似客间。悬知明月夜,定有鹤飞还。
-
追和龙洲先生登多景楼诗就题其墓
黄鹤矶头风雨秋,中原一望使人愁。东江风雨一斗酒,大地山河百尺楼。群臣谁决和戎议,九庙犹衔误国羞。慷慨鲁连宁入海,凄凉王粲重登楼。荒冈四尺先生墓,再拜酬之双玉舟。
-
登黄鹤楼和张无伪韵
黄鹄矶头楚水涯,层楼高敞接烟霞。偶然白发间吹笛,已是青门老种瓜。墓雨荒台空说梦,扁舟逐客竟忘家。古今都付东流去,倚槛无言看浪花。
-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畿,风尘恶。兵安在?前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