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
〔唐〕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接着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 作品别称杂曲歌辞·侠客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1年
创作背景
《侠客行》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相关诗词
-
杂曲歌辞·侠客行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滨分作两处生,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
燕京侠客行
长安侠客重遨游,玉勒金羁控紫骝。宝剑腰间驰柳市,狂歌日暮醉青楼。齐驱并辔皆七贵,绣户朱帘连甲第。百万须臾尽一挥,扬眉吐气无韩魏。...
-
侠客行六十四韵
...。长驱欲践天骄血,转战思椿日逐喉。然诺季心轻海岱,风声剧孟重山丘。朱家缓颊共排难,郭解捐躯代报仇。八百家奴怀蜀镪,三千门客佩吴钩。登坛辟易渔阳帅,分道凭陵博陆侯。向晚章台嘶叱拨,深春韦曲叫钩辀。麒麟阁耸飞身上,鳷鹊宫扃掉臂游。入幕嘉宾窥喜怒,...
-
侠客行
幽并豪侠地,燕赵称悲歌。千金市骏马,万里向交河。公卿赠宝剑,君王赐玉戈。捐躯赴国难,常令海不波。
-
侠客行席上赠吴子
腊月金陵有侠客,雪中访我长干陌。双树初彫惠远林,六花正覆袁安宅。杯酒相逢总夙缘,江山转盼空陈迹。闻君明发广陵游,淮水孤帆重倚楼。二十四桥何处是,思心随梦到扬州。
-
侠客行
北里新名侠,门多隐者车。问人寻宝剑,留客注丹书。七贵空闻姓,三公欲造庐。宁甘布衣老,不肯曳长裾。
-
侠客行
骢马玉连钱,银鞍光烨烨。昔日羽林儿,今为亡命侠。平原一望草连空,手提千石之雕弓。回身一发堕双鸿,鸣镝尚在飞云中。归来椎牛复挝鼓,万金不惜酬壮士。朅来四海任横行,眼中不肯容睚眦。荆卿小儿剑术疏,轵深里人翻自屠。男儿七尺乃浪掷,何足道哉小丈夫。
-
侠客行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
侠客行
君不见燕昭当时下士日,乐生慷慨献奇术。一朝尽破七十城,昔日故鼎归磨室。君不见屠肆之儿人不识,高飞未得横天翼。窃符一日矫王师,北却邯郸声奕奕。又不见荆轲市醉藐豪右,入燕亟载将军首。径至咸阳献地图,怒击秦王环柱走。古来豪侠此其俦,亭亭意气薄王侯。危言一动北风起,拔剑欲断黄河流。丈夫四海同辽廓,谈天雄论摧山岳。宁愿一死不脱缨,安能局蹐居丘壑。君不见书生婆娑翰墨场,穷年力学攻文章。晓窥芸阁明窗静,日短暮续青藜光。倚马万言犹不足,夜光之珠混鱼目。不如三尺剑苍芒,挥之旦夕易陵谷。闻道四夷多未格,拥裘谁画平原策。负弩愿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