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燕姬曲》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乐府民歌体诗作。此诗歌咏了一位燕京少女。前四句写女子妙龄出游,容光照人,顾盼生姿,描绘了一幅美女图;次四句写女子晚上独居深堂,长夜漫漫,无以遣发,构筑了一种冷寂、朦胧的氛围,透出了她失意的悲伤;末四句为写次日晨起,慵懒病恹,感叹流年易失,心如杨花落地沾湿,表达了她深沉的怅惘与哀愁。全诗蕴藉婉丽,融情入景,文笔清丽。
- 作品别称杨花曲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关于《燕姬曲》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可能作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萨都剌中举初次入京之时;一说应作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时萨都剌官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在京城供职期间,他作了大量诗歌吟咏风俗景物,此诗是其中较成功的一篇。
相关诗词
-
《见诸姬学玉台体》拼音版
艳唱召燕姬,清弦待卢女。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传杯见目成,结带明心许。宁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朝朝作行云,襄王迷处所。
-
《卢姬曲》拼音版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
《秋日燕城杂赋五首·其四》拼音版
城中十井九苦水,城外四围三面山。侠客已无多伎俩,燕姬那得好容颜。
-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拼音版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拼音版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
《杂曲歌辞·悲哉行》拼音版
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苦辛曲,此曲谁忍闻。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馀里,贫贱多是非。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
《燕姬堕马》拼音版
美人绰约万花西,宝马横翻碧玉蹄。总是身轻如燕子,落来罗袜不沾泥。
-
《潇湘曲·湘江曲》拼音版
湘江曲,湘江曲,十里青云漾寒绿。鹧鸪深夜啼一声,月明思杀人如玉。
-
《双燕曲》拼音版
双燕复双燕,雌雄夹自飞。娓娓入帘幕,翩翩绕庭闱。宴息文杏梁,往来白板扉。乘风理毛羽,当春趁芳菲。雏生八九子,顾息同珠玑。花间时啄食,堂上还哺饥。啾啾自黄口,习习成乌衣。秋风一夜发,辞巢向东归。主德称无量,大厦藉光辉。愿主寿千秋,千秋来相依。
-
《送钱湛如孝廉携燕姬南还》拼音版
岐路秋风思黯然,骊歌唱彻孝廉船。抱将楚璞何须泣,买得燕姬绝可怜。月夜鸳鸯双绾带,春风山水一调弦。壮心暂托当垆见,许待相如驷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