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 作品别称国风·邶风·静女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相关诗词
-
满庭芳·看清静经,因作是词,赠徐司判
孤眠独处,不迷外境。常常留心内认。悟彻男清女浊,男动女静。即非世间男女,是无中、些儿结正。谁信道,却元来便是,自家性命。捉住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绝乎视听。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应。其中有精有物,觉男儿、自然怀孕。常清静,产胎仙,出现有准。
-
静女吟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
静女篇
幽兰在空谷,清露晞朝阳。静女贞且勤,凄风动流黄。孤芳时自赏,悠悠思难忘。大姊游以嬉,相攸托金张。二姊性矜贵,珠翠溢晶光。小妹娇可怜,长依阿母旁。语妙粲花舌,启口生芬芬。静女独椎髻,掩抑栖空房。河边暮砧杵,厨下朝芥姜。不惜终岁劳,但愿高年康。高年寿且康...
-
静女歌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
-
静女诗
静女心如水,空闺淡岁华。晚来惟倚竹,春尽不看花。芳草连淇上,游人隘若耶。良媒元有待,耻问宋西家。
-
仇英熏笼宫女手持团扇
梅萼香□静女旁,熏笼暖倚意寒凉。怀中不合时宜在,爱咏齐纨冰雪光。
-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白描女工之佳者也赞之以歌
心准手停不得语,始见吴娘今越女。天人冥接裁半方,晴摇香络风轻举。避风亦复畏日色,待倚绣床徐拂拭。大士幻身藏指尖,一丝飘断一丝黏。小声低咒灵未答,敛容内向愁纤纤。缘兹一意催成幅,秽不能留香并触。何如静女自收藏,结取慈情照眉绿。
-
浣溪沙·示莲女
晓日当窗理绣丝。莫调金粉莫拈诗。倦馀聊倚碧梧枝。道蕴才华妨静女,少君风范是良师。耽书休似阿娘痴。
-
迈陂塘·送女静仪偕婿归赣感赋
...侣。身心为报非故。病馀客久情形改,禁得又添离绪。闲院宇。任听雨听风,谁伴晨昏语。增人酸楚。只忆姊丁宁,牵衣宛转,绕膝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