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四时》别名《四时诗》、《神情诗》是晋代艺术家顾恺之(一说陶渊明)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描绘四季风光,每个句子都呈现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通过画面上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机和精神,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全诗虽仅仅二十字,却以诗当画,用形象鲜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组真实传神的四时风光画,创造出“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诗人描摹自然的手段以及洞达幽微的观察力。
- 作品别称神情诗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文学韵律押[冬]韵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四时》此诗曾编入《陶渊明集》,题为“四时”,但不能据此简单地认定为陶渊明的作品。宋人许顗《许彦周诗话》云:“此诗乃顾长康诗,误入彭泽集。”顾长康即顾恺之。因此大多学者认为此诗是顾恺之的作品。顾恺之是晋代的大画家,他沉潜于艺术,甚至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因而时人称之为“顾痴”。这首《神情诗》可以说是作者用文字勾勒的一组四时风光画。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相关诗词
-
演连珠四十九篇
臣闻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纪物;山盈川冲,后土所以播气。五行错而致用,四时违而成岁。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臣闻任重于力,才尽则困;用广其器,应博则凶。是以物胜权而衡...
-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欣。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
乙丑三月二十四日
...好,上巳清明都过了。莫言作乐苦中无,不信寻欢劫后少。我生疏懒本寡交,偶逢情洽亦如胶。美哉发起序齿会,冯园张宴兴尤豪。时维三月二十四,婪尾一尊风信遭。是日天气清且和,未交夏令春将过。襟裾杂遝肩相摩,联翩一堂冠峨峨。精神矍铄发皤皤,谁则隆然类橐驼。...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四·在宥
寄身物上,以宥天下。无瘁无欣,万物乃亚。毗阴毗阳,四时则差。溯本穷源,黄唐始架。师兵既行,放流莫赦。自兹以来,日月光泻。施及三王,八宇群诧。遂有时君,礼凭法藉。赏罚匈匈,善恶同怕。椎凿桁杨,满衢塞坝。上倚诛锄,民工诅骂。因有儒墨,无媒口嫁。贾义沽仁...
-
子夜四时歌之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反复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仪。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含桃已...
-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
...散发,沉李浮瓜。引莲筒,斟竹叶,看荷花。羡归鸦,趁残霞,暮云呈巧月如牙。静夜凉生深院宇,熏风吹透碧窗纱。【秋】梧飘一叶知时候,凉气应暑潜收。楼头乞巧传闻旧。玉露冷,银汉明,金飙透。大火西流,明月中秋。气萧条,光皎洁,景清幽。重阳近也,佳节堪酬...
-
赵君宝宣慰别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张倩仲实转似西湖诗图乃知吟啸湖山之乐辄为五诗奉答·其四·四时春
伯子尧夫豪杰人,四时佳致四时春。静能观动一机活,会复乘元千古淳。造物生生还化化,世情故故又新新。不妨长向亭中醉,自觉冲融气味真。
-
余为山海一篇略著余所见捕鱼状耳王晋卿以为不典乃博稽载籍拟山谷演雅示余余乃更肆其不经之谈和之得四十四韵
...辉万照在天上,饰为酒斗扬为箕。又道一星一瀛海,问君彼海潜者谁。鲰生细鳞泳海角,芝麻眼孔真可嗤。夜深窃听老渔话,骇耳堕心摧四肢。哀哉吾族尽为腊,奔告白虾与蟛蜞。虾故善跳蜞善走,追潮逐浪能委蛇。笑言先生勿过悴,大海安得无孑遗。合掌髡头海和尚,船人...
-
渊卿席上和李天贶四韵时与钟离中散并予共四人
悠悠岁月走惊湍,四十三时便弃官。座上得陪诸老醉,樽前须尽一生欢。花含馀恨春将去,棋算成功局未残。欲向金城传盛事,新诗聊代画图看。
-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琅琊王衢命联句诗一章凡六十四句请题于是
...射。盐穴狂风号,峭壁浓岚滴。胆气高虚空,眼目无疆域。幽耳如洗濯,刚肠若刳剔。高谭俗不闻,嘉句景来索。四时归牢笼,万象在咫尺。山势出嵩华,地界连虞虢。意脱喧卑场,神入清虚宅。千峰如聚拳,万木同森戟。白云闲不动,飞鸟忽相逆。平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