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姬曲
〔元〕
燕京(1)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2)。
燕京的少女刚满十六七,容颜像花红,眼珠似黑漆。
兰香(1)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2)娇欲滴。
兰香满路,马蹄扬起烟尘飞,翠袖笼着短鞭娇羞滴滴。
春风澹荡(1)摇春心,锦筝(2)银烛高堂深。
春风荡漾摇动她那怀春的心,银烛高照拨弄锦筝闺房幽深。
绣衾不暖锦鸳梦(1),紫帘垂雾天沉沉。
锦被不暖做不成鸳鸯梦,紫帘下垂,晨雾弥满,天色昏沉沉。
芳年(1)谁惜去如水,春困(2)著人(3)倦梳洗。
谁来怜惜美好的年华去如流水,春天真使人困乏懒于梳洗。
夜来小雨润天街(1),满院杨花飞不起(2)。
夜来细雨濛濛润湿了京都街道,满院的杨花不能随风飘起。
小提示:萨都剌《燕姬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燕姬曲》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乐府民歌体诗作。此诗歌咏了一位燕京少女。前四句写女子妙龄出游,容光照人,顾盼生姿,描绘了一幅美女图;次四句写女子晚上独居深堂,长夜漫漫,无以遣发,构筑了一种冷寂、朦胧的氛围,透出了她失意的悲伤;末四句为写次日晨起,慵懒病恹,感叹流年易失,心如杨花落地沾湿,表达了她深沉的怅惘与哀愁。全诗蕴藉婉丽,融情入景,文笔清丽。
- 作品别称杨花曲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关于《燕姬曲》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可能作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萨都剌中举初次入京之时;一说应作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时萨都剌官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在京城供职期间,他作了大量诗歌吟咏风俗景物,此诗是其中较成功的一篇。
相关诗词
-
射鸟曲
射鸟射鸟,何射射燕。射中燕姐,燕妹得见。燕能内视,我身趫健。班班捕獭狸,饭鸭得疗饥。有不射,射必中,细听宫中歌赤凤。
-
奉使鼓吹曲四首·其三·燕山曲
彼崇崇者燕山,北俯碣石祁连。胡骑啾啾沸天,摧坚仗此佶闲,翩翩霞布星躔。冀产俶傥权奇,军?逸迅雄姿。忘筌引镜黄骊,膺帝命主治之。濯龙歌万福徕,东方之日照坰。服皂螭翥鸿惊,蹀足徒睎朔旌。西驰瑶水冥冥,寤摽仰惟圣明。
-
燕京即事
玉貌花骢两斗辉,香风如水泛红衣。燕姬少小能骑马,笑指金鞭踏月归。
-
吴姬曲五首·其一
吴姬来,吴船荡漾湖花开。隔堤迎笑欲飞举,不用少年多桨催。问君青春得几许,看取架上红玫瑰。
-
吴姬曲五首·其二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馀声无奈何。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摇湖波。
-
燕京三首·其二
绯衣紫甲入东华,羯鼓铙歌散御花。边士尽骑天厩马,燕姬翻泣五云车。
-
转应曲·惆怅
惆怅。惆怅。岁岁年年相望。暮春初换单衣。又见应帘燕飞。飞燕。飞燕。人锁昭阳深院。
-
转应曲·和日观并寄
归燕。归燕。飞到画梁深院。肯寄相思玉人。杨柳依依望春。春望。春望。杜宇声声江上。
-
转应曲·其二
双燕。双燕。曾识桃花娇面。别时黄柳初垂。又见高楼絮飞。飞絮。飞絮。那得不教春去。
-
吴太华宪佥买燕姬赴蜀赋赠·其一
燕姬年十五,弱质不胜春。得侍吴郎寝,何言宋氏邻。舞馀娇欲尽,妆罢态逾新。行路应相问,儿家疑姓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