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秋窗风雨夕》写在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悲凉凄惨的秋夜,形象地好发了林黛玉在封建贵族势力重压下深沉的怨恨和悲哀,反映出封建礼教给她造成的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斗争的苦闷心情。
相关诗词
-
《题赵子深秋山风雨图》拼音版
赵君大醉始作画,昔在清江常见之。此图烂漫倒墨汁,木石满眼何瑰奇。高堂苍茫风雨集,虎穴龙湫恍深入。目断东南生远愁,雁鸿塌翼行云湿。
-
《秋江风雨图》拼音版
横江千树冷飕飕,洲渚沧茫水乱流。安得云帆高万丈,听风听雨洞庭秋。
-
《题破窗风雨图》拼音版
雨歇荒鸡叫,山空木叶堆。玉堂云雾景,多向此中来。
-
《秋景风雨近重阳》拼音版
白发惊秋晚,青云认故乡。乾坤愁老眼,风雨近重阳。吹得沾衣湿,寒添落帽狂。未知明日是,还忆去年将。北阙风流远,东篱世故长。无人知叔子,登览自怜伤。
-
《如梦令·听尽西窗风雨》拼音版
听尽西窗风雨,又听东邻砧杵。犹自立危阑,阑外青山无语。何处,何处,一树乱鸦啼暮。
-
《水仙子·展转秋思京门赋》拼音版
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散人初定,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天明。巉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
《雨夜二首·其一》拼音版
墙西泥三寸,墙东草三尺。可怜白鹿泉,蛙黾纷狼籍。湿萤如陨星,入户黏几席。病夫本嗜睡,况此风雨夕。永怀瀼西寺,更忆山南驿。陈迹不可追,昏然堕吾帻。
-
《秋夜风雨暴至》拼音版
风声掠野来,澒洞如翻涛。雨声集庭木,桐叶声最豪。残暑一洗空,凛然念绨袍。秋色已登场,欲忘终岁劳。东舍捉鹅鸭,西舍烹豚羔。篱落开寒花,房栊压小槽。贫贱何所叹,乐岁成吾高。却拾墙角檠,拂拭贺汝遭。
-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读书》拼音版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
-
《雨夜》拼音版
岁晚茆茨劣自容,齿摇将脱发将童。心游万里关河外,身卧一窗风雨中。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夜阑睡觉蛩声里,时见灯花落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