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窗风雨夕
〔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1)秋灯秋夜长。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1)风雨助凄凉!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1)。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抱得秋情(1)不忍眠,自向秋屏(2)移泪烛(3)。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泪烛摇摇爇(1)短檠(2),牵愁照恨动离情(3)。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罗衾不奈(1)秋风力,残漏(2)声催秋雨急。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连宵霢霢(1)复飕飕(2),灯前似伴离人泣。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寒烟(1)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2)。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小提示:曹雪芹《秋窗风雨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秋窗风雨夕》写在了《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第四十五回写到黛玉值秋分时节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变天,渐渐昏黑,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黛玉凄凄凉凉地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不觉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首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悲凉凄惨的秋夜,形象地好发了林黛玉在封建贵族势力重压下深沉的怨恨和悲哀,反映出封建礼教给她造成的沉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斗争的苦闷心情。
相关诗词
-
中秋大风雨五绝·其一
车唤阿香推,情知雨必雷。不干巽二事,也伴阿姨来。
-
秋怀十首·其二
我生不敏姿,求友富三益。向来或晨昏,今乃限南北。悠悠江山念,耿耿风雨夕。以我思渠心,渠能不余忆。
-
夜泊刘口雨连明有怀成父
山中风雨夕,招要对床期。今夕风亦雨,牢落孤舟维。蓬窗与竹窗,萧瑟雨在兹。不寐欲至曙,何繇梦见之。
-
七月十日雨炎暑顿解有感
空山风雨夕,微雨凄房栊。徂年兆摇落,感叹白头翁。谪居困炊玉,无田愿年丰。欲持一杯酒,旁舍庆老农。烈日辞纨扇,高林坠晚风。青灯夜斋静,不睡独闻蛩。
-
秋雨二首·其二
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清秋渐冷尤宜懒,闲日苦长无处消。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
秋前风雨顿凉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
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
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岂惟邻里好,足慰平生游。书籍可许通,水火得所求。独恨鸡黍薄,无以充淹留。我穷若匏...
-
往得南岳玄猿特善啸立秋后风雨颇凉声尤清绝怜其山林之思为作七言
薄云疏雨湿风枝,衡岳猿啼忆此时。回首那无万里感,向人时作一声悲。钟仪故有南冠恨,庄舄犹多旧国思。车马纷纷九域客,路傍翻笑断肠为。
-
元夕雨
山县逢元夕,东风雨溅灯。渔篝临远浦,鬼火附寒藤。酒市可罗雀,官僚皆曲肱。狂歌吾老矣,犹记旧时能。
-
月夕爱南窗竹影
两丛小竹南窗下,露叶风枝共秋夕。月明见影忽自笑,移得王淮凤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