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焦山》是南宋词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色十分壮阔开朗,下片怀古而生尘世之慨,但总体上并不消极。该词在写作上由写景、怀古和抒情三部分组成,一气舒卷,自然浑成,语言运用明净圆熟,意境高远清新。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焦山》该词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间(1238-1239)吴潜任镇江知府时所作。镇江风景壮丽,地处吴头楚尾、南北要冲,自古即兵家争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区。这里的古迹和流传的佳话很多,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文人到此,无不受到强烈感发。该词就是吴潜在此环境下创作的。
《望江南·家山好》拼音版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拼音版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拼音版
《如梦令·闲向园林点检》拼音版
《沁园春·多景楼》拼音版
《酹江月·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拼音版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游焦山和方回平仄通叶》拼音版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
-
《水调歌头·为省安题顾鹤逸画北固云山图》拼音版
京口古雄镇,是我钓游乡。大江日夜东去,山色郁葱葱。著屐来登北固,回望金焦两点,宛在水中央。頫仰发长啸,意气自飞扬。一弹指,今古事,几沧桑。论兵作赋,谁更相约醉千场。何意轮君游历,更遣虎头兴发,...
-
《水调歌头·渡江》拼音版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拼音版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拼音版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拼音版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拼音版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拼音版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高论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拼音版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拼音版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