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偈颂
- 文学韵律押[先]韵
- 创作年代宋代
相关诗词
-
第四十五问法身宝颂
松生岩畔鹤停稳,凤出丹山鸾并群。面壁尚亏庵外事,净名何苦太言论。
-
第六十四临济吹毛颂
剑藏匣冷逼人寒,拟问栖迟过岭南。更欲进前求退后,悲风千古绕溪潭。
-
第二十四云居居山颂
突屼嵯峨万仞横,四边无路不通行。自古两轮光不到,夜深王老人西岑。
-
第六十三九峰龟毛颂
等闲不语未逢人,语便伤直似太亲。不顾火中鸾凤息,惊他石虎暗生嗔。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