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十
〔魏晋〕
闲居执荡志(1),时驶(2)不可稽(3)。
闲散之时多自由,光阴逝去却难留。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1)。
如今驱使总行役,眼下乘车东崖走。
沈阴拟薰麝(1),寒气激我怀。
天气阴沉似薰麝,气寒激荡我怀忧。
岁月有常御(1),我来淹(2)已弥(3)。
日月运行有常规,我来留滞岁月悠。
慷慨忆绸缪(1),此情久已离。
慷慨忆昔情意厚,此情离我已很久。
荏苒经十载(1),暂为人所羁。
忽忽度过十年整,暂且为人忙不休。
庭宇翳馀木(1),倏忽日月亏(2)。
忆我庭字多树荫,不觉岁月似奔流。
小提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这首诗仍然表现出“一心处两端”的痛苦心境。出仕深悲为人所羁,身不由己,不如闲居时那般放任不羁、自由自在,而闲居又深感岁月流逝,真是身在仕途心已隐。所以诗人身在仕途、心早归还,其中寄寓着深沉的感慨。这最见出他的矛盾心情。这种矛盾心情实际上是两种生活方式的冲突,当一种方式违背了自己的内心时,另一种就成了最具可能的诱惑。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
相关诗词
-
杂诗十二首·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
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
长安杂诗十二首·其三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十
早年愿求道,言不听无稽。潜心事编简,结茅在阴崖。有酒乃独酌,拍拍春满怀。惭无颜氏叹,仰之高复弥。但恐中道画,工夫竟支离。聊欲试弦歌,柰此尘缨羁。浩然赋归来,初心终靡亏。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浩歌明月下,风度酒尊凉。尊空人已醉,歌声疑绕梁。顾我奚所乐,所乐在醉乡。秋菊有深意,盈盈傲清霜。明日东篱赏,更觉吟兴长。
-
杂诗十九首·其十二
君平既弃世,庄周复达生。古今无异辙,万物同一情。六龙非我驾,安能到蓬瀛。卓哉此二子,千秋保令名。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六
行年已五十,知非心自喜。欲如张子房,愿弃人间事。处世亦多端,安得每如意。岁月如水流,暮景忽然值。白发不再黑,隙驹一何驶。田园虽不多,聊为子孙置。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三
荣辱与得丧,前运安可量。进退一从容,吾爱张子房。伤哉淮阴侯,俛首入未央。非无报国心,如藿倾太阳。安得秦时镜,为我照衷肠。
-
沅州杂诗十二首·其七
剪烛空堂欲二更,堂前新雨夏虫鸣。每因时物思劬育,未有秋毫答宠荣。岁月不催双鬓绿,诗书祗倚片心明。端居远想千年事,汉室还应召贾生。
-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其三
花离不成国,黔首尚遗黎。家蓄獠奴段,官尊鸭姓奚。神差来却要,天号改撑犁。益地图王母,诸蛮尽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