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精卫》是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中作者以精卫自喻,借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坚定地表示了自己舍身报国,不向清王朝屈服的决心。全诗采用对话的形式行文运笔,语言简洁明快,质朴自然,尽弃雕饰。细细读来,无论是诗中所弘扬的正义之气,还是诗歌所达到的艺术造诣,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 作品出处顾亭林诗文集
- 文学体裁杂言古诗
创作背景
《精卫》此诗是顾炎武在三十六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那时,反清复明的力量只剩下东南海隅和西南边陲微弱地持着,作者的很多好友也已在斗争中牺牲了。面对这一不利形势,诗人以精卫自喻,而作此诗。
相关诗词
-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精卫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
精卫辞哀陈烈妇
...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
精卫
精卫精卫,朝衔西山木,暮衔西山石,去填东海头。东海常年流,吁嗟,东海之流有时尽,只恐西山一日化为海水何时收。
-
精卫行
...秦皇鞭,驱令石头填不得。布囊盛土塞江流,孙郎览表笑不休。劳形区区雠浩渺,志虽可尚难乎酬。蓬莱有人怜尔苦,劝尔休休早归去。精卫精卫我亦劝汝归,沧海自有变作桑田时。
-
精卫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
精卫词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
精卫词
...化作扶桑向旸谷。扶桑枝枝有一日,一日未终一日出。人间十日不妨多,后羿弯弓休更弹。日光倘肯照心肝,但教烧得海水乾。海水乾时精卫死,魂作一金乌,与日相终始。
-
精卫操
愚公既移山,精卫亦填海。所填能几何,矢志终不改。口穿羽折君莫嗤,君不见海波亦有扬尘时。
-
精卫衔石填海
精卫衔冤切,轻生志可怜。只愁石易尽,不道海难填。幻化存遗魄,飞鸣累一拳。终朝纳芥子,何日变桑田。鹃怨啼成血,鸱沉怒拍天。君看尝胆者,终有沼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