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七绝·五云山》出自毛泽东之手,发表在《党的文献》1993年第六期上,全诗28字,写于1955年。此诗与《看山》和《莫干山》同时写于游历杭州美景之时,同样是写景抒怀的即兴之作。这首诗通过具体地描写了诗人游览五云山自身感官的感受,意在表现诗人心中美好闲适的情调,而这份情调是来源于当时我国的大好形势,同时其中也暗藏了毛泽东独自登山,融化身心于自然之中,暂逃于尘世之外的欣喜。
- 作品出处党的文献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955年
创作背景
《七绝·五云山》这首诗属风景涛,抒发了诗人的欢快心情,这与当时我国的大好形势是分不开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里,“全党党员的精神面貌是比较好的,继续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国家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取得了伟大的成绩。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选举了国家领导人,毛泽东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被选为全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这个时期,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进展。祖国大地生机一片,欣欣向荣,在这样良好的背景下,诗人、国家主席毛泽东在游杭州五云山时写下了这首优美的风景诗。
相关诗词
-
《同山人林熙甫父老陈焜诸生陈巽卿陈练游菱溪五云山·其一》拼音版
危石盘空上,诸峰入望低。山连三髻北,云起五灵西。谷静泉逾响,林深鸟乱啼。采菱人不见,芳草自萋萋。
-
《正月初八日与少史访烟霞洞复历理安寺五云山云栖诸胜·其一》拼音版
谷转山已开,孤亭出烟林。不见飘幡影,但闻疏钟音。迤逦寻寺去,杳窈穿云深。万绿并一气,白日禅堂阴。疏花静方吐,幽鸟间自吟。松颠得高阁,摄衣同登临。群山如玉玦,苍然抱我襟。一泉饮法雨,顿悔出山心。
-
《豋五云山》拼音版
名山高拥五云层,危磴重重蹑屐登。西望诸天应咫尺,东来叠嶂总丘陵。海门遥指三山树,梵殿常悬七宝灯。便埽苍苔题短句,乾坤高览记吾曾。
-
《同山人林熙甫父老陈焜诸生陈巽卿陈练游菱溪五云山·其三》拼音版
彭泽归元亮,眉山起长公。谁知千载后,今日一尊同。夜色清溪上,岚烟碧涧中。他年传盛事,应识古人风。
-
《云栖礼莲池大师塔》拼音版
...遥,尘劳已先瘉。竹尽见松杉,云外传钟鼓。俯仰入招提,循行到廊庑。扫塔礼遗容,翻经识芳矩。想见说经时,优柔到龙虎。浙江从西来,浩翰从东去。左右生哲人,今古同门户。圆顿證华严,归功在净土。功在障狂禅,非故繁章句。郁盘五云山,轮困万松树。日落大江横,禅定成...
-
《五云山图》拼音版
林庐深插紫孱颜,一点渔舟带暝还。但得身閒无俯仰,人间处处五云山。
-
《题似山五云山房·其二》拼音版
步屟春风里,闲花到处香。轻云过水湿,残月下山凉。路失遗樵辨,林深古寺藏。扶筇能济胜,潘岳鬓毛苍。
-
《戚子云袖诗见过且笃叙先祭酒与先人同朝之雅意甚古用韵为谢》拼音版
...所共敬,岂独桑与梓。吾翁幸同朝,辇路时并辔。流风日以邈,追慨徒倚徙。子云笃世谊,朅来自槜李。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遗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我是老祠官,未忘镜湖水。握手更细论,书味渊以旨。嘉问有青衿,十载诗千纸。
-
《游千工堰因登五云山和卢镜亭茂才韵》拼音版
瘦马穿云入,闲情偶乐山。人行千树底,村在万峰间。乱石成三径,流泉汇几湾。兰亭余断碣,我为拭苔斑。
-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为韵十首·其三》拼音版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