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出了山寺的幽邃之景和诗人的闲寂之情。前部分描写爬山的行迹,后部分描写幽静的山景。全诗落墨别致,笔法巧妙,善以音响描写来刻画静景。
- 作品别称过化感寺昙兴上人山院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与裴迪同游之作。诗题中“感化寺”之名尚存争议,宋蜀本作“感配寺”,清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作“感化寺”,宁蜀本、明十卷本、《文苑英华》作“化感寺”。在唐代其他人的著作中记载,终南山有感化寺:“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严挺之),《旧唐书》也记载有“蓝田化感寺”之名。王维与裴迪一起到感化寺游玩并且拜访昙兴上人,作此诗。
相关诗词
-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
再过白衣寺元约上人山房
重访支公叩上方,数栏花木闭禅房。旧栽松菊侵山径,新种梧桐近井床。僧定蝉声连静室,鹤归松色带斜阳。浮生但觉身无住,唯看青山忆故乡。
-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
题道光上人山院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地僻泉长冷,亭香草不凡。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杉。尽日唯山水,当知律行严。
-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
-
过度门寺访隐上人
度门寺前溪最幽,亦有群木依崇丘。时时清磬落云雁,个个轻舟并水鸥。已公茆屋真堪赋,季子郭田那可求。眼前即恐易为别,安得杖藜时一游。
-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
晚秋过相国寺怀然上人
与君结静因,回首俱陈迹。缅忆山中游,岁景倏已夕。秋飙飒空林,淡月来寒石。兀坐亦何言,含情念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