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寒夜思友三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云间征思断”是整首诗的起因,天空中的大雁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因此诗人“月下归愁切”。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因见“鸿雁西南飞”,故诗人问自己:“如何故人别?”以鸿雁的归乡反衬自己与友人的离别。这首诗因雁而起兴。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寒夜思友三首》是一组明确标明思友的诗歌,当作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这年晚秋,王勃从梓州来游成都,这三首诗即作于深秋淹留蜀中时。
相关诗词
-
《秋夜读书三首·其二》拼音版
縠纹绝似瀼西生,霜沫全如漱玉清。稍定心源渟夜气,即开耳界度秋声。旁观事有千端异,返照身无一点轻。一醉等闲千日过,清江安用白鸥盟。
-
《月夜观雪三首·其二》拼音版
月光雪色两清寒,见月初疑是雪团。看得雪光还似月,元来雪月一般般。
-
《除夜杂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忆昔元会日,汉家全盛时。奉随观国宾,得见汉官仪。中郎授国玺,属国朝远夷。万邦瞻咫尺,龙姿喜元知。皇天厌久治,夜见蚩尤旗。微生脱九死,饮此除夜卮。河阳狩未还,蝼蚁何足悲。
-
《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三首·其二》拼音版
空山中夜子规啼,病怯馀寒觅故衣。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岐路不如归。
-
《走笔赠刘生思肯三首·其二》拼音版
水绿洲前鱼艇多,也来相伴晒渔蓑。逢君剪烛当深夜,奈此干戈满地何。
-
《冬夜遣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辰序不相藉,过隙惊羲娥。未悟赵州柏,安觅鲁阳戈。几馀聊止静,古井曾不波。游心竹素园,翘首德行科。左图而右书,彷佛安乐窝。因怀子半诗,何殊话禅那。
-
《中秋夜再成三首·其二》拼音版
初思谢客言犹善,究觉王家义独宽。不信今宵风月下,请君举首一回看。
-
《秋夜怀友二首·其二》拼音版
屋角阑干北斗垂,谁家长笛夜深吹?月流河汉天机急,秋到山川木叶知。老去潘生聊漫赋,向来宋玉不胜悲。四时代谢浑閒事,有底穷愁入两眉?
-
《八月十六夜感怀三首·其二》拼音版
新愁入梦总无端,想到繁华意早寒。莫把悲叹论往事,人生惟有白头难。
-
《秋夜杂兴三首·其二》拼音版
凉风起秋夜,露冷梧叶飞。棘林照熠耀,促织无停机。窗前有孤鵩,鸣啸声譩譩。援琴鼓清商,哀怨凝金徽。伯牙久不作,至音知者稀。徒令世俗耳,增此儿女悲。弃置复弃置,明月斜侵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