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早雁》此诗。
相关诗词
-
品令·早雁
一雁惊飞早。逗孤影、长天小。水遥山杳,北云过尽,南楼又到。红蓼花明雨洗,楚江岸晓。黏天沙草。带眠宿、和烟叫。银河低挂,帘前楼角,人儿懊恼。此后阑干,长倚短凭不少。
-
水宿闻雁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
扬州早雁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
早秋三首·其一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
闻早雁
初鸿有馀音,老眼无远光。登楼望不极,但见天青苍。朝飞秋日短,暮宿秋水长。不知从此去,早晚到衡阳。衡阳有故人,书札不可将。木末避矰缴,云边足鹰扬。中途多苦辛,羽翮能无伤。望尔三春归,依旧到吴乡。
-
早春雪中
新年雨雪少晴时,屡失寻梅看柳期。乡信忆随回雁早,江春寒带故阴迟。
-
减字木兰花·井梧飞早
井梧飞早。一雁横空天更好。才子寻幽。争把新诗断送秋。浮生鸥没。莫为尘劳轻度日。倒载何妨。唱彻凉州月在旁。
-
燕京早秋
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
-
赋得扬州早雁
隋堤烟柳尚参差,目送寒芜见雁时。浦树惊秋零暮雨,江楼横笛起凉飔。为辞霜雪轻千里,此去潇湘近九疑。回首故人经岁别,楚天摇落重相思。
-
早征
早征早莅止,庶事暇有馀。蹉跎或晏行,奔迫将何如。可通为学方,及时戒趑趄。所以古之人,孜孜惜居诸。老大嗟何及,慎哉君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