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用《楚辞》的词句和形象,前两句揭露和声讨国民政府反共军事“围剿”;后两句揭露和声讨文化“围剿”,表达了作者对国民政府反共的愤懑之情。
- 作品出处鲁迅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932年
创作背景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这首诗是鲁迅于1932年12月31日,书赠给郁达夫的,后编入《集外集》时,将《日记》录存的原诗作了三处改动,将“浩荡”改为“木落”,“心红”改为“猩红”,“吟亦险”改为“吟不得”。
1928年,郁达夫与杭州王映霞结婚,寓居上海。因郁达夫是杭州富阳人,王映霞是杭州人,婚后,郁达夫或因事、或养病而在杭州逗留,因此有欲定居杭州的打算。1932年11月10日,郁达夫在杭州写给王映霞的信中说:“洪(指洪雪帆,现代书局老板)若有信来,则《弱女子》落得卖去,有一千二百元也可以了,最低不得比一千元少。这钱卖了,可以到杭州来买地皮或房子。”此后,郁达夫从杭州回到上海,于12月30日,受时任上海《申报·自由谈》编辑的黎烈文之托去鲁迅家,向鲁迅约稿。鲁迅在郁达夫来访后的第二天,书写此诗赠郁达夫,劝郁达夫不要迁居杭州。(劝阻郁达夫搬家说)
1932年6月,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反共产党军事“围剿”;与此同时,亦强化文化“围剿”。因此,当时革命“文艺是在受着少有的压迫与摧残,广泛地现出了饥馑状态。文艺不但是革命的,连那略带些不平色彩的,也往往就受迫害。”(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首诗就是感于当时文化氛围所作。(揭露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说)
相关诗词
-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其二
洞庭木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欲指吴松何处是,一行征雁海山头。
-
题吴至灵葆和藏董元寒林重汀图歌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野渚平...
-
高士谦墨竹·其三·风竹
紫极宫中暂宿,黄陵庙下曾行。一夜洞庭木落,打窗都是秋声。
-
题彭氏百雁图
...风雨晦,湘潭云动玻瓈碎。长天浩渺任纵横,回首乾坤非紫塞。群飞队宿无常踪,行分序列如征戎。蹴波浴破一江碧,振羽起来双掌红。洞庭木落波光发,八月九月芦花风。江南此时稻粱熟,毛羽秋来初整肃。日曛沙软静联拳,惊奴骇叫丛边出。有时侧目自疑群,乱起...
-
题扇头
洞庭木落山月低,出门秋色风凄凄。客行忆过黄陵庙,谷口青猿一个啼。
-
题捕鱼图
太湖三万六千顷,灵槎倒压青天影。大鱼吹浪高如山,小鱼卷鬣为龙盘。群鱼联腴伐桴鼓,势同三军战强卤。长网大罟三百尺,拦截中流若环堵。吴王宫中宴未阑,银丝斫脍飞龙鸾。太官八珍奉公子,猩猩赪唇鲤鱼尾。洞庭木落天南秋,黄芦满天飞白鸥。江头吹笛唤渔舟,与君大醉岳阳...
-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其一
江南七月秋风起,吹动白云千万里。洞庭木落波影寒,天外冥鸿饥欲死。男儿生无所成良可叹,出门荆棘行路难。酒酣拔剑为起舞,满堂星斗光阑干。呜呼一叠兮秋夜永,碧梧为我飘金井。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
寄题黄鹤简秦开府
扁舟我忆江头泊,曾上高楼访黄鹤。仙踪恍惚不足论,俯视渊澄仰寥廓。石根嵯岈若天凿,栋宇参差连地络。断岸秋横赤壁矶,惊流夜溅观音阁。衡岳云开鸿雁峰,洞庭水落鱼龙宫。使槎贾舶日来往,其上或与银汉通。鹄飞已识员方势,鹏击似起扶摇风。旧游髣髴不再到,前日少年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