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近代〕
洞庭(1)木落(2)楚(3)天高,眉黛(4)猩红(5)涴(6)战袍。
洞庭湖边的树叶纷纷落下,湘鄂一带的天更高了;革命根据地妇女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民政府军官的军衣。
泽畔有人吟不得(1),秋波渺渺(2)失离骚(3)。
就是在当年屈原行吟的泽畔,人们也没有吟诵诗篇的自由;秋天的洞庭水波还是那样浩荡无边,而像《离骚》那类讽世的作品却见不到了。
小提示:鲁迅《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用《楚辞》的词句和形象,前两句揭露和声讨国民政府反共军事“围剿”;后两句揭露和声讨文化“围剿”,表达了作者对国民政府反共的愤懑之情。
- 作品出处鲁迅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932年
创作背景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这首诗是鲁迅于1932年12月31日,书赠给郁达夫的,后编入《集外集》时,将《日记》录存的原诗作了三处改动,将“浩荡”改为“木落”,“心红”改为“猩红”,“吟亦险”改为“吟不得”。
1928年,郁达夫与杭州王映霞结婚,寓居上海。因郁达夫是杭州富阳人,王映霞是杭州人,婚后,郁达夫或因事、或养病而在杭州逗留,因此有欲定居杭州的打算。1932年11月10日,郁达夫在杭州写给王映霞的信中说:“洪(指洪雪帆,现代书局老板)若有信来,则《弱女子》落得卖去,有一千二百元也可以了,最低不得比一千元少。这钱卖了,可以到杭州来买地皮或房子。”此后,郁达夫从杭州回到上海,于12月30日,受时任上海《申报·自由谈》编辑的黎烈文之托去鲁迅家,向鲁迅约稿。鲁迅在郁达夫来访后的第二天,书写此诗赠郁达夫,劝郁达夫不要迁居杭州。(劝阻郁达夫搬家说)
1932年6月,国民党发动第四次反共产党军事“围剿”;与此同时,亦强化文化“围剿”。因此,当时革命“文艺是在受着少有的压迫与摧残,广泛地现出了饥馑状态。文艺不但是革命的,连那略带些不平色彩的,也往往就受迫害。”(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首诗就是感于当时文化氛围所作。(揭露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说)
相关诗词
-
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首·其二
爱游此地已多年,今日身心始豁然。洞里真人虽羽化,苍苍乔木自参天。
-
贺圣朝·同上用陈栗庵茂材原唱韵
洞庭木落秋云暮。元冬将度。西邻忽报送花来,催题诗句。黄花满地,碧云天际,念佳人如晤。林间贳酒是谁来,有白衣相遇。
-
墨竹
洞庭木落水生波,月入斜窗露气多。虞帝不归秋自晚,满江烟雨泣湘娥。
-
题岳阳酒家
巴陵压酒洞庭春,楚女当垆劝客频。莫上高楼望湖水,烟波二月已愁人。
-
送徐石东佥宪湖南分题得潇湘
潇湘他日梦,今上合江亭。天阔浮吴楚,山青入洞庭。鹧鸪春渺渺,斑竹雨冥冥。舟楫云中见,依稀帝子灵。
-
忆王孙·芦花雁阵图
洞庭木落水边秋。院宇谁家不记愁。雁阵惊寒字字休。下汀州。赢得芦花白尽头。
-
剑泉篇为虎丘戈生题
海涌山高一池小,磨剑空传仙迹杳。清泉香浸夹溪芹,曲径阴连穿石筱。幽人结屋傍池隈,野服芒鞋日旋绕。干将飞去不可留,山月独留常皎皎。汲泉高处景尤奇,脩绠下垂深树杪。知君托兴殊不浅,此生甘与山泉了。胸中无限洞庭秋,肯向俗尘徒扰扰。
-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得洞庭湖
五湖秋水洞庭烟,七十二峰青插天。神禹书藏林屋里,仙人诗刻石屏前。温温玉气穿灵洞,白白银河泻瀑泉。鸿雁来时木叶下,送君晨发楚江船。
-
落叶四首·其三
摇落年年自寂寥,白头书客坐深宵。寒灯隔雨秋成梦,白板支风月似潮。圣女祠荒鸳瓦坠,洞庭波落锦书遥。沉鳞羁羽都萧瑟,历历星明堕竹梢。
-
质言一篇送无错
...万怪多,出门慎所之。常言六合表,壮游岂非宜。但恐明发怀,一日肠九回。读书爱玉体,勿逐轻薄儿。天衢轶荡荡,虎豹无蹲睢。木落江上寒,秋高鹰隼飞。望汝时登阁,念予或开扉。予怀江湖深,汝器海山奇。荆州有豚犬,亦逐龙象驰。耸身入阊阖,联步思杜韦。逝将从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