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
- 作品出处鲁迅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931年
创作背景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等人是在东方旅社开共产党内部秘密会议时被捕的,因柔石衣袋中装有一份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合同的抄件,盖有鲁迅的印章,官府正在搜寻鲁迅,所以他只好离家躲避。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为当局所封锁,鲁迅是从日本报纸上看到的,他在2月24日致曹靖华信中说:“看日本报,才知道本月7日,枪决了一批青年,其中四个(三男一女)是左联里面的,但‘罪状’大约是另外一种。”他在两年后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当时的情景道:“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
相关诗词
-
丰乐亭游春三首
【其一】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其二】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其三】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
长相思
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
-
春闺怨
妾家住在湘江曲,门枕湘江春水绿。年年长是暮春时,两岸人家啼布谷。自君话别湘江头,独上层楼弹箜篌。蛾眉不扫远山碧,满堤芳草春正愁。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云。江云聚复散,妾心空如薰。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水。江水去不回,妾颜为谁美?湘江云,湘江水,云...
-
无题·金鞭朱弹忆春游
金鞭朱弹忆春游,万里桥东罨画楼。梦倩晓风吹不去,书凭春雁寄无由。镜中颜鬓今如此,幕下朋俦好在不。箧有吴笺三万个,拟将细字写新愁。
-
无题·衾稠尚冷知春早
衾稠尚冷知春早,意绪无聊觉病深。夜半故诗缘底事,向来馀习正关心。
-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
分题得含春亭送李惟诚大参之陜西
终南不改色,清渭仍东流。春花几开落,亭址馀荒丘。城头北斗低,明月满高楼。金莲无消息,长夜风飕飕。忆昔贞观初,庙堂多俊游。从容奉清问,高步登瀛洲。王道何坦荡,致理侔殷周。嗟嗟令狐子,得君无与俦。云胡延英奏,背汗...
-
梅坳题石·其一
莫问三生石有无,墓门长夜惨啼乌。知君不作无郎怨,好过青溪伴小姑。
-
题贞节李氏卷
...孤非己出。虽云州官后,寒苦不可述。孑身持门户,皓皓冰霜质。漫漫如长夜,何时见天日。望望一孤长,渐渐孙芽茁。一绍儒家风,树立始宏达。举世谓之艰,要以常理说。天常及民彝,惟此不泯灭。假使当其时,失足蹈世辙。尘世三十载,繁华会消歇。谁能欺彤管,为汝扬姱节。...
-
春尽日园坐成吟
独来亭榭晚苍苍,渐见游人归径忙。林鸟静能窥客坐,野花长欲过春桑。天时物态真何极,世事身谋早已详。闲里一诗收拾尽,自浇茶碗更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