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九句。诗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此诗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 作品别称卫风·淇奥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卫风·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左传·昭公二年》曰:“北宫文子赋《淇奥》。”杜预注:“《淇奥》,美武公也》。”《毛诗序》也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卫风·淇奥》这首诗来赞美他。
相关诗词
-
《肩吾生日三绝句·其三》拼音版
昔人年德位俱优,淇奥宾筵苦自修。学至百年宁有厌,勉哉三十六春秋。
-
《筠乡新笋》拼音版
根节凌槐夏,风霜阅草春。此君椽笔健,稚子锦绷新。有待瞻淇奥,行将满渭滨。狂鞭任奔迸,我不是馋人。
-
《鹫峰院》拼音版
忆昔自胝舍,岚光翠潋侵。金周沙界断,紫碧洞天深。有匪瞻淇奥,忘机学汉阴。寥寥千古意,瑶瑟岂遗音。
-
《次韵题庄云卿竹崖诗卷》拼音版
种竹已成林,森森列苍玉。扶疏古崖阴,清风满山谷。若人心境空,藉此伴幽独。老气不可干,廪廪生意足。载歌淇奥诗,远胜十年读。何时造其所,相傍秋云宿。
-
《寿邕州赵守》拼音版
...御墨鲜,早晚来召驿。愧我朴樕才,潦雾甘远役。题坐遇知己,孤根费培植。崧高生申甫,好语諠井陌。碧油塞云端,阻莫陪贺客。歌咏淇奥诗,清脩如圭璧。他年玉班头,苍髯而赤黻。
-
《寿游侍郎七十九》拼音版
...致园绮。黄金已九环,丹诏行一纸。公心岂轻重,上意实注委。嘉平报初度,吉音随燕喜。耆英七十九,彷佛富公是。行归磻溪载,更咏淇奥美。方觉岁寒姿,不随世变靡。锦溪入霞觞,城山揖燕几。祝公如大椿,明堂栋千祀。
-
《此君室·其十八》拼音版
不因排根人,安得兹婆娑。请赋淇奥诗,但恐居亡何。
-
《觅竹栽谢》拼音版
一日非君不可无,当邻乞得种鱼都。珠连呈舍排成次,玉立云台画出图。淇奥每思文事业,渭川肯作富规模。自锄月地分行列,准拟清风十万夫。
-
《淇上田园即事》拼音版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拼音版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