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奥
〔先秦〕
瞻(2)彼淇(3)奥(4),绿竹(5)猗猗(6)。有匪(7)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10)兮僩(11)兮,赫(12)兮咺(13)兮。有匪(7)君子,终不可谖(14)兮。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1)琇莹(2),会弁(3)如星(4)。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1)。有匪君子,如金(2)如锡,如圭(3)如璧(4)。宽兮绰兮(5),猗(6)重较(7)兮。善戏谑(8)兮,不为虐(9)兮。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小提示:诗经《淇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卫风·淇奥》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九句。诗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此诗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 作品别称卫风·淇奥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卫风·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左传·昭公二年》曰:“北宫文子赋《淇奥》。”杜预注:“《淇奥》,美武公也》。”《毛诗序》也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卫风·淇奥》这首诗来赞美他。
相关诗词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八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摇劳州县,迢递限言谑。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讬。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鹤!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三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
春日淇上作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
恋绣衾·秘奥岂愁天地管
秘奥岂愁天地管,处玄机,故然贫懒。守服环墙,高而不短,马风性,无寒暖。常爇心香慵执卷,师恩报,何时愿满。功行周圆得云汉。云步向前相赶。
-
早过淇县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
淇澳青青水一湾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
蝶恋花·淇水当年麟凤渚
淇水当年麟凤渚,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三叠阳关回首处,渭城柳色朝来雨。今夕何年天所与,白发归来,一笑同歌舞。醉里相将寻杖履,苕溪风月无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