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门山
〔南北朝〕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
《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孟门山》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孟门山,由写水开始,黄河经屈县故城西,过风山,弯弯曲曲流经八十余里,到孟门山。第二段写孟门两岸山势及孟门一带水势,描绘出了河水奔腾、浊浪排空、一泻千里的景色。这篇散文文辞优美而绚丽,读之如身临其境。
- 作品出处水经注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魏
创作背景
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芜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孟门山》这篇散文出自《水经注·河水》,是作者游历孟门山时创作的散文。
相关诗词
-
寄张楚瞻出牧山西吉州
君以吉州人,而作吉州牧。江西计程抵山西,四千里路置邮速。闻道黄河势北来,茫茫禹迹洵奇哉。试问洪水滔天日,孟门山石谁为开。几千年后山河异,沧海桑田纷建置。至今太岳尊平阳,壶口龙门附庸地。地无繁简政在官,论政易耳临民难。平生经过十三省,请君并作一隅看。天下纷...
-
天门行
...啮石根,逆流百折趋铁门。铁门山上垒培在,居民曰是陈公屯。瓦砾崩翻烧黔黑,荒冢草白天黄昏。犹传壬午世反侧,函谷关溃无完邑。我公陟巘辟巉石,率民坚守勿降贼...
-
送孟仲则游荆湖兼往襄汉
...何伤。子才有用未得试,牛刀爱惜藏锋铓。似闻远游未渠央,更欲揽辔趍襄阳。昔年战斗且休息,白骨巳瘗愁云黄。伏龙凤雏在何处,鹿门山色还苍苍。登高吊古一长啸,万事惨淡悲中肠。人生聚散安可常,为君起舞君举觞。明朝帆影拂浮玉,寄言客居思故乡。
-
孟山草堂用陶公归田园居韵
历年三十强,未尝离故山。故山富泉石,愿此终岁年。白屋间绿树,闭门临深渊。开荒趁墙脚,累壤为小园。芸艺有余暇,悠然坐花间。意与静禽会,冥悟太古前。举首望白日,遥空霏紫烟。回视草堂暮,云压南山颠。缓步闭荆户,一心清且闲。挑灯对南华,高歌殊晏然。
-
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牀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
-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立秋前三日龙门口观水
...崖嶂。日脚倒射电光寒,风霆白昼惊寥恍。汹如巨石忽推颓,轰若奔车斗万两。又如鼓战争强雄,万马骧腾不相让。忽忆鸿濛象帝先,龙门突兀始谁创。伟哉微禹吾其鱼,疏凿鸿功谁与抗。豁然一洗平生胸,鹳雀楼头恣遥望。今朝发兴登龙...
-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