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踏莎行·秋入云山》是宋朝词人张抡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以清疏的语言和潇洒的笔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图。下片叙述作者与农村父老月下饮酒,得意忘形地谈论家常闲话。表达了作者淡泊的心境和山居的乐趣,音韵之和谐,笔墨之灵,已臻化境。
创作背景
该词是宋高宗淳熙五年(1178),词人独自登高秋游,赏万山秋景,有感而发,创作的词作。
相关诗词
-
《踏莎行·秋望》拼音版
壁蛚啼寒,林蜩唱晓。凭栏四望迷衰草。蓼汀零雁带霜栖,孤城画角愁多少。五亩犹荒,重门不扫。愁容一夜经秋老。几回搔首问苍天,苍天黯黯行云杳。
-
《踏莎行·秋闺》拼音版
寒雁侵吟,篱花伴绣。萧疏一派秋时候。曲栏倚遍望天涯,斜阳断处青山瘦。屏掩银床,篆喷金兽。芭蕉影压疏帘皱。那堪月上又黄昏,声声露滴梧桐漏。
-
《踏莎行·秋意》拼音版
团扇才轻,井梧初舍。金风飒踏鸳鸯瓦。绣帘未卷隔流萤,来回只在栏杆下。露蕊柔零,月丝满泻。小鬟多事将萤打。扇儿悄动似能知,飞飞直上墙头者。
-
《踏莎行·送陈云铭之蕲水》拼音版
花落逢君,叶飞还去。吟装几日沿江渚。阿章遗石想苔封,第三泉水茶山路。远渌浮天,冷香开暮。烟鬟翠亚蕲春树。竹间试谱竹枝歌,如闻横笛淩风语。
-
《踏莎行·秋》拼音版
霜老空林,霞烧远岫。井梧摇落西风骤。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六铢衣薄凉初透。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倚暖香凝袖。
-
《踏莎行·秋夜》拼音版
秋露泠泠,秋风细细。秋虫切切如私语。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秋入秋肠,愁生愁际。秋声听彻无情绪。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
-
《踏莎行·秋景》拼音版
短巷寒砧,孤城画角。嘹嘹征雁沙头落。断桥秋思不堪闻,被风吹入深深阁。细雨梦回,绿罗衾薄。夜阑灯晕寒生幕。重门寂寂掩黄昏,梧桐叶上偏萧索。
-
《踏莎行·秋暮雨霁偕柔嘉娣游河渚》拼音版
云暗山光,风和竹韵。晚来庭院寒成阵。玉纤无力整残妆,倩人花下扶蝉鬓。为爱登临,顿消愁闷。烟霞似与蓬莱近。昨宵雨过嫩苔生,归来踏得双鸳润。
-
《踏莎行·嵩峤云高》拼音版
嵩峤云高,洛川波暖。举头乔木森无断。□□□雨绝风尘,小桥频过春渠满。□□离宫,□棱斗焕。万家罗绮多游伴。□□□□自风□,□□是处喧弦管。
-
《踏莎行·征雁云深》拼音版
征雁云深,乱蛩寒浅。惊心怕见年华晚。萧疏堤柳不禁霜,江梅瘦影清相伴。舞暗香茵,歌阑团扇。月明梦绕天涯远。断肠人在画楼中,东风不放珠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