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唐〕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感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因睹旧物而表达对旧情人真挚思念的感伤诗。此诗起笔二句写发现信物,自然引出下文。“昔赠”六句写诗人对邻女赠鞋的回忆,从邻女湘灵赠鞋时的言语和诗人对鞋的珍藏、重视,可见二人之间真挚的爱情。“自吾”六句写自己遭贬江州,携带着赠鞋,表示对邻女爱情的念念不忘。最后四句言诗人慨叹往事如过眼烟云,留下的鞋已色泽消褪,绣饰黯淡,暗示在唐代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有情人终难成眷属。全诗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感情真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感情》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的梅雨时节过后,诗人被贬江州时期,是为感念昔日情人的所作。诗中所怀念的对象“东邻婵娟子”,是诗人早年的恋人湘灵。诗人与夫人杨氏结婚以前,曾与这位邻女产生过爱情,邻女赠履,实有信物的性质。她绣手锦心,针线活做得极好,可谓心灵手巧,而且在婚姻问题上大胆主动。但唐代门第等级甚为森严,门户不当,这位美丽的少女终于未能和诗人结为伉俪。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结,终生难忘。特别是当诗人在逆境中漂荡时更是如此。
相关诗词
-
送春有感
物物俱有情,情尤钟我辈。况复病且衰,白发不相贷。今日送残春,倍觉生感慨。正恐明年春,此身不复在。忆昔少年时,逢春便倾盖。五十六年中,相亲复相爱。春虽自天来,只在花丛内。常忧地不宽,栽花容有...
-
熊御史卓墓感述
...鸣銮趋步同。中更叹莫偕,永逝当何逢。绝弦巳易惨,挂剑今谁从。驾舟乱回洋,展墓临高崇。浮云骇南流,顾望摧我衷。德音既长巳,情感胡由通。只馀泣麟意,悲歌伤命穷。
-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其一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
感怀陈情
恩重空感激,何门誓杀身。谬曾分玉石,竟自困风尘。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升沉在言下,应念异他人。
-
感秋六首选四·其三
郁郁雨连日,荒村夜来晴。物情感气候,各自为秋声。俯念人事乖,仰视天象明。昼景延余热,午风散微清。端居既寡趣,出门仍滞情。
-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二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何啻千百...
-
壬申见沪报载吴佩孚蛰居故乡触景生情感伤时局咏诗八章足徵英雄末路之胸怀余步原韵藉以消遣·其一
平时感慨寓诗中,怨恨春江起战风。触景生情今昔异,衰年不与壮年同。
-
秋夜情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
-
感寓·其三十八
东园桃李树,灼灼春妍华。佳人不再摘,芳意其如何。白日每不退,流光竟蹉跎。大运苦难遇,感此哀情多。
-
客中感怀
轮蹄铁尽为谋生,文字因缘结未成。白发频添游子泪,黄金深感故人情。难从糠市还诗债,欲破愁城借酒兵。花事亦如人事苦,十天春未一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