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谒金门·秋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秋夜思的凉色,下片写秋夜思的回声。全词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一贵人的秋夜思和余思。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谒金门
- 创作年代1097年
创作背景
《谒金门·秋夜》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秋。是时,苏轼在杭州通守任上。常与朋友游西湖、孤山,登柏山、竹阁,常遇少妇慕名求词,苏轼作词以赠之,此词就是其一。
相关诗词
-
谒金门·秋夜永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
谒金门·秋夜静
秋夜静。屋上狂风初定。两两啼蛄相答应。灯蛾摇烛影。枕上鸡声遥听。起舞良宵偏永。明日谩寻弓剑整。衰颜重揽镜。
-
谒金门·秋感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月明何处去。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
谒金门·秋已暮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
谒金门·秋兴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
谒金门·秋雨
秋雨急,酿就晓寒相逼。竹箨凄迷芳径窄,一庭闲翠积。雁字无人寄得,落叶纷纷如摘。懒捻金针推指涩,绣床连夜湿。
-
谒金门·秋望·其二
山隐隐。天际暮云收尽。蘋末秋生风渐紧。楚江千万顷。江上美人无信。换却潘郎双鬓。几夜相思天远近。雁来犹未准。
-
谒金门·秋望·其一
秋雨里。目为一溪烟水。隐隐人家疏树底。渡头灯火起。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
-
谒金门·秋感
莫延伫。早看莎鸡振羽。吹过杨花芦作絮。谁觅玉人处。百发萧萧几许。断茧千头万绪。彩笔金樽寻旧侣。梧桐深夜雨。
-
谒金门·秋水漫
秋水漫,鸭阵怯波分散。乌桕红飞霜叶乱,夕阳山一半。云被晚钟敲断,两两归舟相唤。烟月满湖人不管,画桡齐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