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钱塘观潮》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声势。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最后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 作品出处施愚山文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1668年)秋,诗人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这首五律即描写此行所亲见的钱塘江八月大潮的雄壮声势,钱塘江乃名闻天下的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杭州湾钱塘江口涌潮袭来。波涛万丈,气势磅礴,令人惊心动魄,观潮以在浙江海宁所见最为壮观,故钱塘潮一名“海宁潮”,《钱塘观潮》此诗所写即海宁之所见。
相关诗词
-
《八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拼音版
...大功未毕悲神禹。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吁嗟...
-
《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拼音版
苍苍吴越山,对峙束江腹。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熟闻灵胥庙,岁祭莫敢黩。三叫三酹觞,愿与赤水族。钱王射强弩,至今有遗镞。何当起英魂,少助八州督。中原日无事,海㝢蒙景福。尚虞多戕残,洒泪逃亡屋。
-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拼音版
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儿戏笑夫差。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俗眼但惊嗟。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
《望海潮·钱塘怀古》拼音版
...约束障西东。至今人物蕃丰。仰功扬山立,德润川容。乐极西湖,愁多南渡,他都是梦魂空。感古恨无穷。叹表忠无观,古墓谁封。棹舣钱塘,浊醪和泪洒秋风。
-
《钱塘观潮·其三·赠郭子皋旭》拼音版
怜才惟越女,女出琵琶洲。高义绿珠似,姑苏无与俦。相逢若凫藻,比翼向珠丘。会有容成术,令君再黑头。
-
《满江红·怀吕山农用曹倦圃先生钱塘观潮韵》拼音版
无著天亲,植品在瑶林仙阙。三十载、楞严一卷,几茎华发。环堵萧然绳检外,瓮头酒熟生香发。问何时、早趁五湖舟,归吴越。冲烟艇,寒江雪。断虹棹,潇湘月。只维摩居士,往来清绝。衣上黄尘京洛梦,蒲团枯坐雄心歇。任庸夫、谗谤未能降,凌霄节。
-
《钱塘观潮图》拼音版
浙江亭上彩云收,二十年前忆旧游。正是桂花初发候,月轮飞上海门秋。
-
《秋日泛舟钱塘观潮放歌》拼音版
黑风夜簸沧溟水,冯夷却走海若靡。素车白马来何方,璇室琼楼遍空起。玉龙垂地五千丈,银河驾天一百里。三军钜鹿战始酣,万甲长平溃难止。胡生此时归适越,醉挟扁舟离江渚。鼓柁初疑月窟中,旋身已入冰壶里。雪山恍见释迦坐,一苇聊将达摩拟。波翻魍魉泣,浪跋天吴语。长鲸鼓鬣如峻山,电掣云愁堕飞雨。舟人渔子袖手不敢出,篷底仓皇掩其耳。是日胡生气无比,轻桡在手疾于矢。白眼茫茫向天际,欲乘长风破万里。回瞻圆峤若咫尺,东望扶桑聊徙倚。即如鲁连蹈岂得,便逐灵均兴难已。君不见越王宫,吴王宇,寂寞空厓半颓圯,日夜寒涛浸荒址。满眼豪华遽如许...
-
《钱塘江潮·其一》拼音版
独派岂从天汉坠,千涛争趁海波还。齐声怒过轰雷鼓,乱沫喷来碎玉山。尘土刮开心目外,冰霜留在骨毛闲。君看江上潮平后,恰似鱼龙战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