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辛未七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牛郎织女故事发端,表现人与人遇合的困难,中间两联写描绘双方盼望相会时的情景和焦急心情,尾联以乞巧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这首诗即事即景抒情,将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与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借彼言此,缠绵委婉,余味无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支]韵
创作背景
宣宗大中三年(849),徐州军乱,驱逐原节度使李廓。朝廷任命卢弘止为武宁节度使前去治理徐州。局势稳定后,卢弘止便招揽人才,于十月聘李商隐为判官,得侍御史衔,从六品下。李商隐的品级略有提高,久受压抑的心情开始好转。这时期他情绪高昂,积极上进,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他在徐州幕府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大约在大中五年春天,卢弘止死于任所,李商隐失去了这位有地位的朋友,只好离开徐州幕府再度入朝,请求令狐绹的援引。
于此可知,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论此诗曰:“时在徐幕,必有借慨”便不足为凭了。从时间来看,当时李商隐已离开徐州幕府还朝,从思想感情来看,诗人对卢弘止感激犹恐不及,没有什么“借慨”。所以,此诗的感慨当是对令狐绹所发,这从时间和人情常理上都可找到根据。
李商隐与令狐绹的关系极其复杂而且又很微妙。李商隐曾在青少年时期受知于令狐绹的父亲令狐楚,并在令狐父子的竭力举荐下考中进士,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是有恩情的。可是,后来李商隐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并娶其女为妻。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中的骨干人物,而令狐父子则是牛僧孺党中的中坚,牛李两党在当时是水火不相容的政敌。这样,牛党中的人大都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对他很反感。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李商隐基本上都是在李党势力范围中活动任职。然而,这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李党领袖人物李德裕已被贬而死,力量渐衰。牛党一派基本上控制了朝廷大权。大中五年四月,同平章事令狐绹已出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李商隐唯一比较可依托的朋友卢弘止又已经去世,他无路可走,只好硬着头皮回京向令狐绹求情,争取得到谅解并能推荐自己。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什么结果,他受到了许多冷遇。经过向令狐绹的再三陈情,二人关系有所缓解,大概在五六月份时,给他一个补太学博士的职务。他开始转忧为喜,但此职距李商隐原来的理想差距还很大,他并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他便在七夕之时创作此诗,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之中又有些失望忧伤的情怀。
相关诗词
-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银河牛女年年渡。相逢未款还忧去。珠斗欲阑干。盈盈一水间。玉人偷拜月。苦恨匆匆别。此意愿天怜。今宵长似年。
-
辛卯七夕
乞巧楼头雁阵横,秦时月照古边城。已凉秋夜帘深掩,难暖罗衾梦未成。天上又闻伤短别,人间虚说誓长生。今宵独抱绵绵恨,不是唐皇汉帝情。
-
鹊桥仙·己未七夕
银河半隐,玉蟾高挂,已觉炎光向後。穿针楼上未眠人,应自把、荷花挼揉。双星缥缈,霎时聚散,肯向鹊桥回首。原来一岁一番期,却捱得、天长地久。
-
丁未七夕雨适郑德进馈芳园胡桃时乡人报夷舶因风出洋矣转忆沈约有云胡桃挺自禁地为胡羯奔逃之兆感而赋此·其一
胡桃来七夕,新果正新尝。西北神仙品,衡茅筐篚香。外刚明质直,内理见文章。为是羞牛女,星桥莫涕裳。
-
鹧鸪天·寿冯超然七十辛巳七月
三十年来对户居。相逢琐语画诗书。碧云回绕青镫梦,紫燕常迎夕照车。知己感,解人俱。个中大智若愚愚。人生七十还当壮,明月清风一撚须。
-
玉簟凉·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清光。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
步蟾宫·辛卯七夕寄夫子都门见粤西词见补遗
无尘玉宇纤云碧。排鹊驾、刚逢七夕。天风吹下佩环声,恰好近、银河咫尺。人间两地幽怀隔。盼及第、金銮对策。深宵有梦到西清,似相识、软红巷陌。
-
辛亥七夕末伏
二七今同末伏辰,初秋时候暑微熏。星桥旧说通灵匹,剑肉何人遗细君。莹席冰寒心共爽,噪风蝉急耳欣闻。郢中新曲高难和,唯付珠喉任遏云。
-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
七夕三庚共此辰,风迎西火转南薰。金盘瓜果随时俗,玉盏笙歌劝相君。月下巧心空自竞,天边私语复谁闻。早归肯效东方朔,待看星桥夜度云。
-
浣溪沙·辛未元夕再和
广陌娇云转夕阴。梦回清恨压孤衾。小明帘户峭寒侵。火树阑珊花外市,酒杯恼乱病中心。暗尘笼夜月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