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清〕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此文描写 了“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亦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全文只有三百一十多字,但描写细致入微,引人遐想;文字用语极其精炼,形象具体,结构严谨,读来一气呵成。
- 作品出处聊斋志异
-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一年(1672)夏天,三十四岁的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等人同游崂山,非常幸运地在崂山辕岭看到了海市蜃楼。回来后,他和唐梦赉还分别写下《崂山观海市歌》、《崂山看海市》描述了这次胜景。作者家乡的奂山也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号称淄川八景之一。此文即是作者记录了其家乡的山市奇景的一篇文章。
相关诗词
-
海市
...珠泣鲛客,赤仄抛海童。珍宝纷呈莫名妙,惜无书卷高栋充。但见如山奇贝罗龟龙,龙子龙女争青红。市东宝马多雄骏,健儿飞鞚何腾躏,龙伯耀武跨隐驎。市南龙阙高嵯峨,依稀袍笏揖让多,蛟鱼鞠躬听玉珂。市西市北红楼影,鳜姿水母华妆靓,珊珊游戏凌波冷。鸳鸯沈水比目浮,...
-
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
...前路。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
-
尧市山
丹房夜宿庚桑洞,古寺重询尧市山。听猿老树垂云白,饮马清泉锦石斑。野妇采桑成队出,山童沽酒满瓶还。顾渚桥头有船买,寻诗直叩碧桃关。
-
尧市山
湖山七十二,西峰郁相缪。杯饮有尧井,象耕馀舜丘。相传十日出,大浸稽天流。生民窃生理,托市兹山头。只今东震水,双雷没如沤。仁人感地脉,望望终南愁。
-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其一·山市晴岚
山以远市珍,山中复成市。轻云结浮岚,东风泻清泚。不辨往来人,微喧隔林起。
-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山市晴岚
宿雨初收山气重,炊烟日影林光动。蚕市渐休人已稀,市桥官柳金丝弄。隔溪谁家花满畦,滑唇黄鸟春风啼。酒旗漠漠望可见,知在柘冈村路西。
-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二
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听新朝事。邸报束作一筐灰,朝衣典与栽花市。新诗日日千馀言,诗中无一忧民字。旁人道我真聩聩,口不能答指山翠。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言既无庸默不可,阮家那得不沉醉。眼底浓浓一杯春,恸于洛阳年少泪。
-
潇湘八景·其五·山市晴岚
鸡声茅屋午,霭霭墟烟白。市散人亦稀,山空翠犹滴。
-
题李成所画十册·其七·山市霜枫
市散谁闻野鸟声,短桥何处旅人行。莫嫌寂历空山道,隔岸丹枫刺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