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是南宋词人京镗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为桥而作,紧紧围绕“驷马桥”在作文章。上片写桥由粗及精,词人作远观江桥,先绘背影、再描桥姿,宏观写桥极有气势、细处入手更富神韵,语言灵活、视角多变、层次分明,下片独展“驷马”之旨趣,由江桥自然言及登桥之人,高度赞扬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由古励今、卒章显志。全词层次分明,不乏深意,表达了个人荣耀应在为国家、民族尽职尽责中实现。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成都城北旧有一座清远桥,相传即汉代的升仙桥(一作“升迁桥”)。升仙桥南宋时业已破旧,孝宗绍熙十六年(1189年)十二月至十七年四月,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的京镗将其整修一新,改名“驷马桥”,并撰有《驷马桥记》。观该篇小序可知,桥将竣工时,同僚们赋词祝贺,作者遂填此阕以相答谢。可惜,原唱今已失传,只剩下这篇“报李”之作了。
《定风波·次杨茶使七夕韵》拼音版
《水调歌头·次永康白使君韵》拼音版
《定风波·休卧元龙百尺楼》拼音版
《雨中花慢·其一·重阳》拼音版
《水龙吟·次利漕范右司韵》拼音版
《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拼音版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拼音版
...,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拼音版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
-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拼音版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拼音版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拼音版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高论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拼音版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拼音版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拼音版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拼音版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
《水调歌头·淮阴作》拼音版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春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